飞鸽传书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原因 简述飞鸽传书传输文件

梁羽生先生的封笔小说《武当剑》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该剧第一集有一个情节:耿和何玉妍私奔到塞外严寒之地。何玉燕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只鸽子,羡慕地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6 07:30:47

梁羽生先生的封笔小说《武当剑》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该剧第一集有一个情节:耿和何玉妍私奔到塞外严寒之地。何玉燕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只鸽子,羡慕地说:“如果我们有一只,就可以给家里送信了。”于是在古代,一只鸽子从辽东给千里之外的武当山送信。这个靠谱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鸽子,一种常见的动物,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饲养,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根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介绍,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就已经将野鸽驯化成家鸽。中国在古代也有很长的驯养鸽子的历史。1976年,河南殷墟富豪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一只青玉雕成的玉鸽。考古学家可以从图像特征判断,我们的祖先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饲养鸽子了。

飞鸽传书自古有之。这主要是因为在交通状况非常落后的古代,人们利用鸽子的辨别方向和爱家的能力,让鸽子充当了传递信息的媒介。

《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张九龄少年时,家中养了一群鸽子,每次给亲戚写信,只用书把鸽子捆起来。”

《酉阳杂杂》载:“鸽,李说,波斯船上有许多鸽子,鸽子能飞千里,所以要放一只在家里,以为安全。”

毫无疑问,鸽子可以用来送信。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鸽子本来应该没有或者只有有限的信使功能,直到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用较轻的纸代替了较重的竹简。通常,当需要送信时,人们会将写好的信卷成一卷,放在竹筒里,然后绑在鸽子的腿上,再放飞。从此,一只小鸽子越过千山万水,把信送到了另一个地方。

然后,世界上有几千万只鸟。为什么只有鸽子能承担送信的使命?对于这个问题,科学依据并不简单!科学家只能推断鸽子在归巢。目前对此比较权威的解释有嗅觉敏锐说和探测磁场说。

根据现代研究,科学家证实鸽子的上喙确实有一个可以感知磁场的单位细胞,这是鸽子的飞行导航。科学家证明鸽子具有磁感应能力,可以让鸽子像乌龟一样利用地球磁场导航。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学家Kaddoura Nora博士说,“关于鸽子认路的能力,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是鸽子靠嗅觉找到回家的路;另一个是他们的大脑中有一个磁性地图。我们的工作强烈支持后一种理论。当然,这个理论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所以古代的飞鸽传信非常方便,它们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元代文学家陶的《辍耕录》中有一个故事:山东曲阜人颜清福,是孔子弟子颜回的第四十八代孙。有一次生病,儿子用弹弓射下一只鸽子,准备补身体。然而,在鸽子的羽毛间发现了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家书,以付公郭宇”。郭宇,是曲阜郡的尹。这封信是郭玉的父亲从河北正定(今河北正定)寄来的。此时郭玉被任命为原平郡尹,早已离开曲阜。鸽子找不到他,四处游荡找他,结果被打死了。

颜清福一看到这封信,就责怪儿子,把鸽子装在木盒里,稍微恢复了一点,就直接去找郭宇,把信和鸽子都交给了他。郭宇难过地说:“这只鸽子养了十七年了。每一封家信都可以送到千里之外。多么不寻常的鸽子。”于是负责的仆人把鸽子埋了。

所以鸽子的交流能力是有限的,并不代表它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首先,鸽子是温顺的动物,除了容易被猎杀。鹰、鹰、狐狸和蛇是它们的天敌,它们往往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死掉了。

况且鸽子的归巢能力很强,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只能单向送信。比如你想让一只信鸽从A地送信到B地,你应该从小就先把它养在B地,等你需要它送信的时候再把它带到A地。当它在A放出来的时候,它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飞回B的家,那么,要不要从B给A发一封信呢?同样的道理,我们只能把A地饲养的鸽子带到B地,在B地附上一封信,鸽子会凭借巢识别功能飞回A地的家。所以,在某地养的鸽子不可能在A地和b地之间来回送信。

所以现在各种古装剧的剧情里,演员抓到前面飞来的鸽子,看完信直接回一封信,然后从空扔出同一只鸽子就完事了。这是编剧们脑补出来的画面,经不起推敲。

21世纪的今天,人与人的交流已经跨越了空的距离。只用一部手机,我们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人打电话和视频聊天。与人类相伴千年的鸽子失去了交流功能,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然而,一只小鸽子在几千年前就能被驯化为信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