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Q2财报:SaaS虽猛,转型仍痛

照片来自Canva9月10日,移动开发者服务提供商Aurora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自去年第三季度宣布全面转型以来,SaaS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极光投资和变现的重点。极光也在财报中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7:58:21

照片来自Canva

9月10日,移动开发者服务提供商Aurora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自去年第三季度宣布全面转型以来,SaaS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极光投资和变现的重点。极光也在财报中不断淡化精准营销业务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让外界看到其转型的努力和成果。

不幸的是,今年一季度的疫情给极光的转型蒙上阴影,营收贡献比较大的精准营销业务受到打击,导致营收较上一季度大幅下滑,转型更加迫切。从第二季度财报来看,极光确实在财报中带来了一些好消息,但整体表现依然不佳。

SaaS的商业很激烈

全面转型后,极光重新划分了业务标准,将之前的数据解决方案和开发者服务两大业务切割合并为开发者服务、SaaS产品和精准营销三大业务,其中开发者服务和SaaS产品属于SaaS业务,将广告SaaS和轻推划分为开发者服务下的增值服务。

业务划分后,极光的战略重点是SaaS业务,而精准营销不断被边缘化。根据第二季度财报,极光SaaS业务收入达到6650万英镑,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均为35%;SaaS业务对毛利的贡献为5080万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39%。

结合极光的总收入和毛利,SaaS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0.8%,毛利占总毛利的94.6%。可以看出,SaaS业务已经成为拉动营收和毛利的核心业务,尤其是在毛利方面,SaaS业务贡献较大。

尽管SaaS业务的收入份额在业务部门中占了一些便宜,但总体而言,SaaS业务的增长非常强劲。具体到业务板块,极光在财报中也提到了几个数字:开发者服务项下的订阅服务和增值服务,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46%。

更多的客户和ARPU(单个客户的平均收入)的增长是最直接的原因。财报显示,以增值服务为例,其客户规模和ARPU在Q1和Q2增长超过50%,原因是小程序和电商开发者的普及。

疫情后SaaS服务市场的爆发和增长是极光SaaS业务强劲增长的主要原因。相关数据显示,疫情过后,电商、教育等行业越来越重视线上设施的建设,很多企业开始在线上寻求更可观的增长,直接带动了相关SaaS,尤其是垂直SaaS平台的业绩增长。

虽然SaaS业务很猛,业绩亮眼,但是从营收占比来看,一半的营收贡献并不是极光想要的比例。极光对转型业务的比例分配应该是SaaS服务占90%以上,甚至全部。

很难扭转亏损局面

极光的果断转型,一方面是看到了SaaS服务更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有摆脱亏损的目的。两年来,极光始终未能摆脱亏损。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型,极光的亏损情况仍然不太乐观。

财报显示,Q2极光净亏损4040万元,较第一季度净亏损5100万元略有收窄。但是相比去年同期,或者说转型前,极光的表现其实更差。而去年同期,极光的净亏损仅为1420万。

然而,极光Q2的毛利为41%,比第一季度的33%有显著提高。这是由于SaaS业务的贡献增加,精准营销业务的贡献减少。

毛利率有所提升。为什么极光仍然难以盈利?原因在于收入不景气,费用高。先说收入。虽然极光的转型必然会减少对精准营销业务的关注,但这项业务毕竟是一笔不小的营收。即使毛利率很低,也能贡献一定的利润。从转型以来的几份财报来看,极光转型后收入一直在下滑,这次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再看成本。极光Q2的总营业费用为9,880万元,与去年同期Q1的9,310万元和Q1的9,520万元相比略有增加。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费用显然会成为决定盈利与否的关键。虽然Q2的毛利润比Q1的毛利润多,但这还远远不足以扭转极光的局面。

然而,扭亏对极光来说也并非完全遥不可及。目前,Aurora正在大力押注SaaS业务,并将精准营销业务边缘化。前者是高利润业务,后者是低利润业务。随着收入结构的不断变化,极光的毛利率应该还有空的提升。如果SaaS业务的收入能够提高,扭亏的节点应该也会很快到来。

抛弃你儿子的挑战

尽管Aurora已经明确表示,由于“低毛利率和高风险”,它不再重视精准营销,但精准营销仍占其在Q2营收的一半。不可否认,精准营销仍然是极光的主营业务,尽管极光越来越想不去管它,甚至抛弃它。

相比第一季度61%的占比,精准营销业务的地位确实再次下降。此外,就毛利率贡献而言,Q2精准营销继续下降至5%的水平。一切似乎都在奥罗拉的计划之中。

可以预见,精准营销业务的营收占比将继续下降,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挑战。首先,营收规模下降的挑战。从之前财报公布的数据来看,转型后的SaaS业务并没有迅速用增长弥补精准营销业务的营收损失,反而在爆发后雪上加霜。

虽然Q2的收入高于Q1,但与疫情发生前相比,整体收入水平明显下降。没有精准营销业务的驱动力,SaaS业务必须承担更多。从两条腿变成一条腿,极光的营收何时回暖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整合消化挑战。转型之前,精准营销业务是极光投资的重点。虽然极光将广告SaaS和轻推服务划分为开发者服务,但如何进一步整合消化精准营销的其他子服务也是一大挑战。如果这些业务难以融入SaaS业务或者不具备改善的基础,极光可能不得不放弃这些业务,这必然会带来一些损失。

总之,在精准营销业务完全拆分消化之前,极光的转型挑战不会更容易。

疼痛期

Aurora选择与商业中的大数据和营销关键词脱钩,而是直接与SaaS结盟。除了认识到SaaS商业的发展前景,或许最有希望的是SaaS商业能将其从水火中拯救出来,让极光更有价值。

极光现在市值只有13亿元,但作为SaaS服务平台的有赞和魏梦,市值都达到了200多亿元。SaaS转型服务显然可以将极光的轨道切换到估值更高的领域,收益更明显。

但是现实很骨感。已经转型快一年的极光,虽然SaaS业务增长不错,但在营收和盈利能力上的表现还是比较一般,甚至比转型前还要差。在外界看来,极光虽然对转型结果感到满意,但离真正的转型成功还很远。

但是,作为上市公司,极光敢于选择转型,已经是一种勇气了。从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到SaaS服务商,无论在发展理念还是商业模式上,都需要大量的跳跃和转型。

目前,SaaS市场的未来是非常美好的,有企业云化和智能加持的趋势。所以极光有非常大的显示器空,但是在完全成为SaaS企业之前,极光必须要度过目前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转型阵痛期。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