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微站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大家都是自媒体,分享,展示,互动。低头族拼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创造惊人的无聊经济。归根结底,无非是以用户为中心。摸清人性,就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微站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大家都是自媒体,分享,展示,互动。低头族拼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创造惊人的无聊经济。归根结底,无非是以用户为中心。摸清人性,就能得到利益。几个微故事教你学会微营销思维。
1.送茶小故事:张三总喜欢喝20块钱的茶。张三每次去新开的茶叶店买茶,老板都给他半打好茶。张就存好茶招待客人。一天没事做泡一壶好茶,却沉迷其中。喝了免费的好茶,张三不会喝20块钱。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是给他半两好一点的。半年后,张三花了十倍的钱在茶叶上!
2.抓住机会:商人带了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从未见过大蒜,对爱极其喜爱,于是给商人加了两袋黄金。另一个商人听了,带了两袋大葱。当地人觉得大葱更好吃,黄金不足以表达感情,就送了他两袋大蒜。是个故事,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率先者得金,紧随者可能得蒜!善于走自己的路,别人没走的路你也能走。
3.改变你的想法:一个富人从华尔街银行借了5000元贷款,期限为两周。银行贷款必须有钾冲抵,富豪用一辆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作为钾冲抵。银行的工作人员把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然后借给富人5000元。两周后,富翁来还钱,利息只有15元。银行职员发现富人的账户里有几百万,问他为什么需要借钱。富人说:’15块钱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永远找不到。"
4.名牌效应:成本600元里大概40到爱马仕,售价6万!富人仍趋之若鹜。什么是名牌?如果成本价后面跟一个零,就叫名牌。成本价加两个零后,就叫奢侈品。成本价之后,想加几个零就加几个零,这叫文物!
5.积分墙:某处开了一家包子店,生意兴隆。几个月后,隔壁开了一家粥店,但大家都习惯吃包子,去喝粥的人不多。为此,粥店老板找到包子铺老板,答应每个月给他一笔钱。第二天,包子店推出了一个活动:凡在隔壁粥店买粥的,在我们店里半价买包子。所以吃包子的人会先去粥店买碗粥,久而久之就习惯喝粥了。
6.广告效果的衡量:1。85%的广告没人看;2.看广告标题的人是看正文的人的5倍;3.广告空白度翻倍,关注率提升0.7倍;4.广告语中的8-12个词最容易记住;5.广告正文20字的读者数是10,50字的读者数是5500字的读者数是1;6.看广告图片的人比看广告标题的人多20%;7.看三角形的人比看正方形的人多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