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新手机后最好做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买保险或者钢化膜、保护壳之类的保护配件。前者是因为有些人就是喜欢让手机”裸奔”,喜欢纯粹的感觉和体验;后者是用相对较
买了新手机后最好做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买保险或者钢化膜、保护壳之类的保护配件。前者是因为有些人就是喜欢让手机”裸奔”,喜欢纯粹的感觉和体验;后者是用相对较低的成本给手机增加一层保护。至于选择哪一个,主要看个人喜好和习惯。对于我来说,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无论是屏幕还是机身,更好的外观和色彩在二手出售时会有更好的价格,也算是一举两得。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款Cike钢化膜。你可能会问,钢化膜有什么好说的?随便买一块,坏了就换。但我想说的是,虽然都是钢化膜,但还是有区别的。比如,Cike改变了传统防蓝光钢化膜表面的蓝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屏幕的显色,推出了这种无色防蓝光钢化膜。我们来看看具体表现。
专攻iPhone配件的Cike,最近几年也算是声名鹊起,小红甲贴膜、小红壳保护壳,小红线数据线等,虽然种类不多,但是品质和使用体验都不错,所以 Cike红logo的辨识度也是越来越高。专门做iPhone配件的Cike,近年来名声大噪。虽然种类不多,但是质量和体验都不错,所以Cike的红色logo认知度越来越高。
这款Cike小红钉无色防蓝光版钢化膜的配件非常丰富,钢化膜、保修卡、工具包、贴膜神器(限位盒),应有尽有。钢化膜和软膜相比,本来就更容易粘,有了这些工具,漏贴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钢化膜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它的物理特性上,包括透光率、硬度(防脱落、防划伤)、疏油层(防污能力)。冷眼看,这款Cike小红甲无色防蓝光版钢化膜感觉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拿起来一看,在光线下就能看出它和传统防蓝光膜的区别。无论角度如何变化,薄膜都保持一致的无色透明状态。
我以前是反对防蓝光膜的,因为传统的防蓝光膜在光下是蓝色的,相当于隔着一块有色玻璃看屏幕。颜色不真实,看着不舒服,所以我手头没有任何带防蓝光膜的电子产品,只能找一张网图来说明两者的区别。
如今,我们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生活在一个充满蓝光的世界里。蓝光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视力,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但即便如此,与其用彩色的防蓝光膜来减少蓝光,我宁愿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宁多勿少。
贴膜的具体流程很简单,套件背面给出了相对直观的说明,可以概括为:清洗-揭膜-定位贴膜-抓气泡,没有难度。但是对于北方来说,关键是清洁后静电粉尘的控制,所以建议北方的朋友洗完澡后贴在浴室里,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依次用酒精棉、干布、除尘器彻底清洁手机屏幕后,就可以开始贴膜了。
如果你真的对自己的技术没有信心,就不要忽视贴膜神器。把这个限位工具固定在手机边框上之后,剩下的位置就是贴膜的空房间。对准洞放下就行了。基本不存在歪或者糊不好的问题,好容易!
分分钟准备好贴。你能看出这款Cike小红钉无色防蓝光版钢化膜和没有这款的色差吗?坦白说,单纯从显色来说,确实比传统的防蓝膜好很多。不透过蓝色玻璃看屏幕舒服多了。
在强光的情况下,我没有发现胶片部分有丝毫的蓝色。即使贴了防蓝光膜,iPhone优秀的屏幕质量也能充分展现出来~
不仅不影响色彩显示,也不会因为薄膜的反射而影响屏幕的可视角度。贴膜后依然有超大的可视角度。
先来看看钢化膜最基本的防护能力。把没用过的4号除尘贴贴在屏幕上,用壁纸刀用力刮。从动图来看,几次之后,除尘贴刮花了。
看屏幕的状态,完好无损,没有留下任何伤痕。可以看出,这种Cike小红甲钢化膜的基础防护能力也很出色,可以为屏幕提供有效的保护屏障。
用儿子的粗水彩笔测试一下耐污性。很难用水彩笔在这种钢化膜上写字,尽管依稀可以辨认出写的是”飞鱼”但是笔画根本连不成线,而是一点一点的墨迹,在屏幕上很快就干了。
用小喷瓶喷水的话,水渍并不会汇聚成片,而是组成大小不同的水珠,轻轻擦拭就能洁净如初,先前水彩笔的痕迹也一同轻松擦净。如果用小喷壶喷水,水渍不会汇聚成块,而是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滴。轻轻一擦就可以像以前一样擦干净,以前水彩笔的痕迹也会很容易擦到一起。
贴完膜再来看看细节。对iPhone 11 Pro Max屏幕的弧形部分有很好的贴合,基本属于一体的状态。
搭配相对较厚的抗摔保护壳使用时,没有顶膜,质量相当可靠。
侧面来看,这个膜不算太厚。合理的厚度,加上良好的疏油层,使其接近”裸奔”手感,不用担心刮花屏幕。
以更快的速度滑动屏幕也能得到快速的响应,说明这种贴膜不会影响屏幕的触摸灵敏度。
写在最后其实我完全能理解那些追求裸机手感和本色来展示用户想法的人,不用贴膜,不用外壳。但我觉得,如果有膜,既能兼顾手感,同时又能带来可观的防护能力和蓝光过滤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就像我们要给相机镜头配一个高质量的UV镜一样,一个优秀的无色抗蓝光钢化膜既能保护手机屏幕,又不影响我们看到的颜色。一石二鸟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