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会飞吗在哪容易出现 蜱虫常见的3个地方及解决技巧

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体外寄生虫。它们一生,无论是幼虫、若虫还是成虫,都有吸血的习惯。除此之外,其他寄生虫,如跳蚤、虱子等,因为吸血时间长、量大、方式残忍而自惭形秽。这种寄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3:33:57

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体外寄生虫。它们一生,无论是幼虫、若虫还是成虫,都有吸血的习惯。除此之外,其他寄生虫,如跳蚤、虱子等,因为吸血时间长、量大、方式残忍而自惭形秽。

这种寄生虫可以寄生的动物有很多种。可以说,陆地上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甚至天空中飞翔的鸟类,都是它们口中的对象。

这使它们成为可怕的病毒携带者和传播媒介。

虽然他们喜欢有毛的动物,但有毛有助于隐藏自己,可以实现长期吸血。像硬蜱(背甲硬),咬一口能吸血好几天。

软蜱(不带甲壳)的吸食时间会是几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所以无毛人类不是他们的首选。但是他们也可以对人做一些事情。

蜱和蚊子一样,不通过眼睛寻找宿主,而是通过气味捕捉它们的汗液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来定位宿主。蚊子会飞,扁虱通过良好的弹跳从树和草地跳到它们的宿主身上,或者从一个宿主跳到另一个宿主身上;

寄生在寄主身上后,它们会找到进食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他们选择宿主身体的隐蔽位置,也就是不容易划伤的部位,这些部位往往皮薄;

蜱虫吸血时会将前颚刺入皮肤,吸血后体型会增大数倍。最可怕的是,这种寄生虫被发现后不会像蚊子跳蚤一样逃跑;

但被打扰后,总会钻到皮肤里。如果硬拔,会分泌更多的有毒唾液。如果拔得太用力,整个下颌都会在皮肤里折断。

这会对宿主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这种寄生虫可以传播很多病毒,有些病毒甚至是致命的。所以被蜱虫叮咬后,最好去医院做局部麻醉,等它失去知觉再取出来。切记不要自己拔。

一般来说,它们很少打扰人类,但最近科学家发现,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这种可怕的寄生虫会对人类越来越感兴趣。

养狗的朋友都会知道,狗最容易招惹扁虱,但科学发现,当环境温度达到37.8摄氏度时,扁虱对人的兴趣是狗的2.5倍。

在低温下,它们更喜欢狗的气味。

蜱经常传播一种致命的传染病,称为落基山斑点热(RMSF),可导致血管损伤、听力、肺部或脑部炎症以及肾衰竭。第一周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一周后死亡率会超过20%。

所以科学家说,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也影响人类健康。

如果天气越来越热,越来越频繁,人们会被更多的蜱虫叮咬。蜱引起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困扰会更大。

那么研究人员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研究人员为此建造了两个盒子,一个装一只狗,另一个装一个人。这两个盒子由透明的苏联管道连接。

研究人员可以控制盒子里的温度,然后在塑料管中间放20个扁虱。通过改变两个盒子中的温度,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蜱喜欢向哪个方向移动。

箱体温度分别设定为23摄氏度和37.8摄氏度。

经过10多次重复的实验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在室温下,蜱更喜欢狗,但当温度升高时,蜱更喜欢向人类跑去。

这说明随着温度的变化,蜱的食性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喜欢人类的味道。因此,随着未来全球气温的上升,以及高温的流行,人类遭受RMSF的风险将会增加。

目前,科学家们还不确定为什么蜱的进食偏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但这项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在过去的20年里,北美、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北部的RMSF病例数量显著增加。美国的RMSF病例从2000年的不到500例上升到2017年的超过6200例。

因为近20年来,全球气温上升明显,各地高温持续。蜱更倾向于攻击人类。

因此,全球稳定的上升不仅影响了气候和地球的生态安全,也改变了一些生物的习惯。

所以遛狗的朋友为了防止狗狗被蜱虫咬到,就把狗狗带到野外,然后把蜱虫带回家里。爱好钓鱼和外出野外的朋友要穿长袖长裤,将裤口、袖口、领口收紧,让一些有害昆虫进入。

被蜱虫叮咬后切记不要用力拔出;这样会把蜱虫压在皮肤里或者把它的下巴弄断,比较麻烦;

没有办法烧扁虱的屁股。当它受到惊吓时,会钻到地下,分泌更多的有害物质,所以只能第一时间去医院治疗。

如果不能去医院,也不要慌。首先,在扁虱的头部附近涂上石蜡或甘油来封住它。如果扁虱感到呼吸困难,它就会松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