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va的照片可以绘制。在5G、AI、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居行业开始被重新定义,智能应用开始从原来的单一产品智能升级到场景智能、生态智能的新阶段。随着
Canva的照片可以绘制。
在5G、AI、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居行业开始被重新定义,智能应用开始从原来的单一产品智能升级到场景智能、生态智能的新阶段。
随着生态智能化的浪潮,全屋智能化成为重要赛道,吸引了众多玩家涌入,既有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巨头,也有华为、小米等跨界手机厂商,还有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还有众多新势力。虽然这些进入者将全屋智能视为未来最重要的生态入口,但不同的玩家在全屋智能的布局上有不同的方向。
华为跑得更快
在众多布局全屋智能的玩家中,以通信起家的华为无疑发展势头最快。不仅在很早之前就推出了全屋智能的ALL IN ONE解决方案,在刚刚结束的HDC开发者大会上,更是为其全屋智能按下了加速键,升级了以鸿蒙系统为基石的“1+2+N”战略。这一操作直接为科技企业进军全屋智能化树立了新标杆。
其实华为发展全屋智能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由于手机业务受阻,华为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因此,在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的全屋智能成为华为继智能手机之后发展的新赛道。虽然这个赛道重量级选手太多,但华为的竞争实力不容小觑。
一方面,华为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可以帮助其快速占领全屋智能的市场高地。华为作为通信行业的专家,在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物联网芯片、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知识。所以华为的全屋智能产品比较“硬核”。无论是有线和无线的融合,前置和后置的融合,还是一贯的风格和体验,华为在业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另一方面,华为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和企业资源,有利于其硬件生态圈的快速构建。过去五年,华为以技术和设计为核心,投资、控股或间接合作了18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包括美的、博斯、大金、长虹等,与他们携手打造了4000多款智能产品。可以说,华为和第三方力量共同构建了一个繁荣的硬件生态系统。
百度突然发力
全屋智能是一块“甜蛋糕”,不仅华为觊觎,百度也觊觎。所以,当华为在全屋智能化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时,百度也不甘落后。然而,作为众多互联网大公司中第一家进入全屋智能领域的公司,百度的打法与科技巨头华为大相径庭。
与华为推广基于鸿蒙系统系统的全屋智能不同,百度以智能音箱为单品,抢占全屋智能的“中枢”高地。百度小度智能音箱拥有国内领先的对话式AI操作系统。随着其语音系统、视觉交互、家居控制等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强大的技术能力也延伸到了IOT领域。所以,相比其他玩家,百度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百度拥有国内最大的用户流量群,可以更好的智能引导全屋。根据Visual Capitalist发布的报告,在全球流量排名前100的网站中,百度位居流量榜首,在国内市场也是流量霸主。百度拥有如此巨量的流量资源,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全屋智能业务沉淀更多的用户,帮助全屋智能更好的发展。
其次,小所积累的品牌效应可以大大降低百度全屋智能在市场上的推广门槛。据统计,百度的“小”已经超越亚马逊和谷歌旗下的智能音箱,成为全球拥有屏幕智能音箱第一的品牌。因为小已经让很多用户习惯了语音交互,当百度以小为切入点,延伸到全屋智能,深受小品牌效应影响的用户会乐于为此买单。
海尔厚积薄发,却小赚了一笔
互联网厂商和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全屋智能化解决方案,家电行业的头部玩家海尔自然也不甘示弱。但海尔并没有像华为、百度那样单一突破,而是从场景和服务切入,在行业内走差异化路线。海尔之所以能够自立门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30多年在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15年来不断进化的“一体”模式。
其实早在2006年,海尔就和Uhome一起进军物联网,并在2015年提出了智能家居战略。2019年,它将公司更名为海尔智家,并于去年发布了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不久之后,三翼鸟推出了“一站式定制智能家居”平台。但海尔除了第一手优势,其他方面的优势也不容小觑。
第一,海尔优秀的硬件制造能力为其全屋智能化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屋智能化的立足点在于智能硬件。凭借在家电行业多年的积累,海尔的硬件产品已经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身在产品设计、R&D和制造方面的优秀实力毋庸置疑。因此,基于自身完整的工业体系、业务能力以及在R&D和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海尔的全屋智能化也发展良好。
其次,海尔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厚积累,可以更好的推动全屋智能化。全屋智能要求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便捷、舒适、健康、安全。线下销售渠道不仅可以增加用户体验,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定制、安装、售后等完善的服务,而这些恰恰是线上难以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海尔作为传统家电的龙头,一直非常重视线下渠道,多年的线下渠道经验无疑将成为其全屋智能化落地的最大助力。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事实上,自2020年全屋智能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以华为、百度、海尔为代表的三派大战就一直如火如荼。虽然这些玩家在全屋智能的布局上各有所长,但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
首先,全屋智能化行业还不成熟。全屋智能化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场景的拓展和落地、人机交互体验的升级、物联网生态的构建等方面仍有待完善。所以,虽然全屋智能有无数玩家参与,但是大部分厂商的产品还只是处于局部智能阶段,还没有完全互联互通,各个系统还在各自为战。
其次,智能在全屋的渗透率仍然较低。虽然智能家居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由于人们对它的认知普遍不足,而且亲身体验的机会还很少,所以目前智能家居还没有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更谈不上新概念的全屋智能了。更何况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价格不菲,还是高端人士的产品。仅此一条就会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
随着选手们争相增加体重,如今的全屋智能赛道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目前全屋智能化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品牌企业都想找准时机杀出重围,从而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到底谁会是全屋智能的老大,只能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