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投放属于什么岗位 渠道投放内容分析

还记得(增长黑客规则,私有域和公共域流量都需要)中的业务增长模型吗?在index AARRR模型中,第一阶段是“用户更新”。的确,对于任何产品来说,获取用户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如果用户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09:21:57

还记得(增长黑客规则,私有域和公共域流量都需要)中的业务增长模型吗?在index AARRR模型中,第一阶段是“用户更新”。的确,对于任何产品来说,获取用户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如果用户的获取成本超过了它带来的收益,就可能出现问题。

约翰·沃纳梅克(John wanamaker)的观点一直在广告界流传,被称为广告营销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知道广告的投入有一半是没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广告离不开渠道投放。要想让广告有效,少交学费,在实际投放场景中必须掌握三个步骤:

对每个渠道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合理的渠道质量评估体系;找到最有潜力的渠道;

这样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增长。那么,如何评价渠道质量,实现最优增长呢?石壮将告诉你“渠道分析和评估”。

“渠道交付”的工作流程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

投放前要寻找潜在和适合的渠道;投放后则需要进行渠道效果分析、投放策略的优化等;

下面将从渠道搜索和渠道评估两个方面来阐述。

寻找潜在的合适渠道

股市专家有一个共识,就是最好把钱投在不同的公司和行业,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在渠道投放中,往往不适合这种策略。如果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展示营销活动,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团队无法专注于优化一两个可能最有效的渠道。正如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所说,通常“有针对性”的结果是最好的。

所以在投放渠道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访谈,对产品、用户、渠道有一个清晰的掌控,找到适合产品推广的潜在渠道。

通常,渠道筛选分为两个步骤:

1.1正确理解所有可以考虑的渠道

客户渠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成长黑客之父》肖恩的《成长黑客》一书中,渠道分为以下三种:

渠道的类型有很多种,要深入了解各个渠道的特点,才能建立正确的认知。如果你觉得不接地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成长爸爸肖恩的划分,是三个:

病毒/口碑渠道-私域流量;有机渠道-不付费的公领流量;付费渠道-付费的公领流量;

1.2分析用户的特点和习惯,筛选潜在渠道。

我们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研究现有用户的行为特征,比如用户习惯的搜索类型、购物网站和社交网络,然后通过不同的用户特征选择合适的渠道。

LinkedIn负责人Aatif Awan做的一个用户行为类型表,供参考。

渠道投放效果分析方法

2.1指标数据分析方法

根据数据指标的特点,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规模:注重量的体现,主要关注的指标包括每个渠道带来的激活,访问和登录;价值:注重质的转化,会关注一些更加深入的指标,如:内容类的产品会关注每个渠道带来的用户访问广度、深度(时长、频率、留存等)和用户互动(发帖、评论、分享等)等指标,电商类的产品会关注每个渠道带来的订单转化率、下单周期、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总额)等指标;成本:注重财务数据,很多情况,虽然渠道在规模和价值上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成本很高,需要我们综合衡量ROI再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都是通用指标,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性质做出选择。

理论难懂?吃个栗子。

假设一款产品在以下四个渠道推出,并且已经上线试运营一周。通过观察核心指标,数据如下:

经过4秒的排序,判断:

A渠道获客成本最低,新增用户最高:点击-激活率和用户次日留存率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水平较好,可持续投放。B渠道用户次日留存率较差,可能不是产品目标人群:用户留存代表了用户对产品的基本依赖度,B渠道留存率偏低,需要验证产品的卖点与该人群的需求的匹配度,及时调整卖点或者放弃该渠道。C渠道点击-激活率,用户次日留存最差,新增用户多,可能存在作弊行为:用户点击了物料但激活率低,同时用户留存最低,可能被第三方渠道进行刷量,需要降低预算或者放弃该渠道。D渠道用户次日留存率最高,效果好,但新增用户数低,尝试提升在D渠道的投放费用,扩大新增用户数的同时,进一步观察用户留存。

通过对几个核心指标的分析,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具体来说就是维持A渠道的投入,尽量增加D渠道的投入成本,停止C渠道,暂停b渠道。

根据AARRR模型,用户转化后,仍然需要保持活跃,才能更好的创收。同时,通过引导用户传播分享,新用户可以吸引老用户,进一步降低获客成本。

对于广告渠道来说,如果要优中选优,接下来就要仔细观察用户在产品中更深层次的行为指标。

观察优化的渠道交付数据:

通过数据发现,对于频道名A来说,其人均使用时长更长。对A通道在产品功能中的使用做进一步分析:

通过综合比较功能渗透率和人均使用时间,发现功能B在渠道A的渗透率最高,因此产品可以在该渠道以功能B为核心卖点,在产品中做好用户引导,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功能B。

2.2四度分析法

四度分析是宏观分析,具体从流量、成本、稳定性、潜力四个角度分析渠道。

流量是渠道投放的重中之重,代表着渠道的获客能力,直接关系到运营商的核心KPI,也是区分大渠道和小渠道的重要指标。成本代表渠道的投入成本。在用户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获客成本与ROI直接相关。稳定性代表了该渠道长期稳定交付的可能性,间接影响运营商对预算消耗和KPI完成进度的控制。我们通常计算现金消费的变异系数、获客的变异系数、获客成本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率”,是衡量各观测值离散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的变动程度时,如果它们的计量单位与平均值相同,可直接用标准差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应计算变异系数,以消除数据绝对大小对变异程度的影响。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 100%潜在潜力代表渠道未来的成长性空,比如渠道与标准竞品的差距。影响间接运营商未来KPI增长的规划和制定。潜在价值一般会计算渠道和标准竞品的新安装量。学习了分析渠道的指标数据分析法和四度分析法,你是不是已经有了分析渠道的想法?其实我们也可以在相亲的筛选过程中运用所学,比如用指标数据分析来分析相亲的数量、质量和成本,用四度分析法来分析相亲的接触性、奉献性、稳定性和潜力。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是望京东路@赵。下周见。是白色的~

一个数据人的保留就是一个帮助数据人成长的大家庭,帮助对数据感兴趣的伙伴明确学习方向,精准提升技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