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一直是管理的永恒话题,也是很多企业在危机下首先想到并采取的管理措施。但大多数企业往往忽略了降本增效这个核心点。通常大多数企业经常采取的措施是传统的
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一直是管理的永恒话题,也是很多企业在危机下首先想到并采取的管理措施。但大多数企业往往忽略了降本增效这个核心点。通常大多数企业经常采取的措施是传统的“三板斧”,即寻找供应商降价、裁员、生产中的“拧毛巾”。他们只是忘记了降低成本的核心点,那就是产品价值链最源头的部分——研发,从产品源头降低成本,精益设计才能事半功倍!
1。精益设计的概念
精益设计是在设计的源头,通过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方法来简化产品设计,从而发现并消除R&D和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在制造过程中实现真正的精确生产。
很多人对精益的理解仅限于生产环节,认为是在制造环节降低成本。我们说精益生产很重要,但是位于产业链核心的设计更能产生价值。设计投入成本虽然只占产品总成本的5%,但却影响着产品总成本的70%甚至更多。如果在产品的源头,也就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顶端设计精益,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制造和后续的组装。
2。精益设计的基本原则
最本质的精益设计原则是“消除设计方案中所有不必要的独立部分”。具体来说:
(1)面向装配的装配设计
把零件数量减到最少,形成完整的框架,优化装配工艺。
(2)面向制造的制造设计
产品/工艺设计的集成可以使制造端的生产保持一致,减少浪费,满足客户的功能要求和企业的目标。
(3)主要目标是减少零件数量和装配操作步骤,并考虑单个零件的几何变化。同步工程团队将完成分析过程,并深入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和客户满意度。
3。精益设计的目标
(1)减少零件总数,增加标准件和装配线的使用;在机械零件中使用软件和电子配件。
(2)减少组装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
(3)建立共享的产品平台和零部件。
(4)重用供应链规模经济产生的标准化组件,增加产品设计的“成熟度”。
模块化零件的使用。
(5)减少零件数量,消除公差带来的偏差。
4。精益设计的评价标准
精益设计指标是指严格从装配的角度审视与理想设计的差距。
理想的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从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设计理论上零件最少。
(2)没有装配困难的零件;每个零件的平均装配时间为2.93或3秒。
精益设计指数=最少零件数量*2.93或3秒/计算的装配时间
装配效率>:30% —优秀的
30% >装配效率>:20% —好的
20% >组装效率>:10% —普通
装配效率
5。精益设计带来的好处
基于客户的需求,精益产品架构设计、精益产品设计、精益零件设计、精益功能分析和精益切割分析将为我们带来以下好处:
(1)提高生产质量,降低产品复杂度。
(2)能够为装配和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3)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过程的安全性,以较低的系统总成本使成本最优,最具竞争力。
(4)提高整个产品的可靠性。
精益设计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阶段。它要求设计师或设计团队证明所有部件的存在,并考虑替代设计。
通过精益设计,我们的零件将减少30%,工时减少15%-40%,最终成本减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