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恶劣天气条件等因素影响,全球部分农产品生产国正在遭受冲击,农产品期货价格不断上涨。业内分析,由于我国国内粮食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不大,国际粮食期货价格暴
受恶劣天气条件等因素影响,全球部分农产品生产国正在遭受冲击,农产品期货价格不断上涨。
业内分析,由于我国国内粮食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不大,国际粮食期货价格暴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但饲料价格受国际市场大豆、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可能会抬高下游饲料养殖成本。
粮食库存较低,消费较高
根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5月4日交易数据,玉米期货价格为6.97美元/蒲式耳,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高。受玉米期货价格走俏,带动小麦、大豆等价格同步创出近8年新高。小麦期货价格7.27美元/蒲式耳,大豆期货价格15.38美元/蒲式耳。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5月4日交易数据显示,玉米期货价格为6.97美元/蒲式耳,创2013年以来新高。由于玉米期货价格的普及,小麦、大豆等的价格。同时达到了近八年来的新高。小麦期货价格为7.27美元/蒲式耳,大豆期货价格为15.38美元/蒲式耳。
异常的天气状况和疫情在印度的蔓延是此次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上海融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扬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巴西的干旱天气和美国的寒冷天气提高了市场对两大出口国2021年玉米生产前景的担忧。同时,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干旱不利于小麦生长,阿根廷的降雨影响大豆收获。此外,美国的农业带也可能在今年夏天遭遇干旱。
此外,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以及谷物和糖类的主要消费国之一,虽然农业及相关活动暂时豁免封锁措施,但一些交易市场仍因疫情数据飙升而关闭,包括印度中央邦印多尔的小麦交易中心,这推高了其他市场的交易价格。
砖类农产品收储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认为,过去一个月,包括美国在内的北半球部分国家降雨偏少,引发市场对新一年粮食产量的担忧。美玉米期货5月合约即将进入交割时间,多头被迫做出交割流程。此外,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由于担心粮食产量,各国都在增加购买量,积极制造库存,不断推高玉米等粮食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粮食库存减少,消费增加,使得全球粮食库存与消费之比从2019/20年的29.6%降至2020/21年的28.4%,为7年来最低水平。
4月29日,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谷物市场报告预测,2020/21年度,由于玉米产量降至八年低点,预计全球玉米库存将大幅减少,导致谷物库存创五年新低。
由于除大米之外的所有其他成分的强劲上涨,IGC谷物和油籽价格指数(point月份达到285点,比3月份上涨8%,同比上涨54%,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IGC说,GOI达到了八年来的新高,因为“天气担忧和供应紧张的前景推动了玉米、小麦、大豆和大麦价格的稳步上涨。”
在需求方面,IGC表示,2020/21年全球粮食消费量同比增长4400万吨。然而,这一周期的产量只增加了3600万吨。与此同时,自2020年年中以来,全球大豆价格不断上涨,来自中国的需求强劲。2021/22年度,全球大豆贸易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734亿吨,略高于上年。
玉米进口将继续增加
2020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创历史新高,累计进口超过1.4亿吨,同比增长27.97%。进口量排名前三的是大豆、玉米和小麦,分别为1亿吨、1130万吨和8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7%、135%和140.2%。
鉴于生猪养殖能力逐步恢复,饲料粮需求稳步增长。大豆和玉米作为饲料粮,主要用于满足国内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在1.4亿吨进口农产品中,近80%是作为饲料发展水产养殖业。
由于对大豆的依赖程度较高,玉米库存较低,徐扬预计,2021年中国将继续大量进口大豆,玉米进口量可能高于去年。同时,在玉米库存低、价格上涨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玉米燃料乙醇的深加工,以稳定玉米价格,减少饲料价格上涨对养殖户的影响。
鉴于小麦的高库存,他建议在进口强筋和弱筋小麦作为改善消费的方式时,可以适度出口一些本地小麦,以在国际粮价高的情况下降低库存成本。
林国发表示,总体来看,国家提前部署,大量进口粮食,加上国内粮食储备政策,国际粮食暴涨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小麦和大米两大主粮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