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亿存款质押牵出隐情 浦发银行称科远智慧收到的询证函回函为假

看股市,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帮你挖掘潜在主题机会!再来一轮!上市公司南京(13.050,-0.11,-0.84%)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苑智慧”)近3亿元(8.680,0.05,0.58%)存款被“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04:06:23

看股市,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帮你挖掘潜在主题机会!

再来一轮!上市公司南京(13.050,-0.11,-0.84%)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苑智慧”)近3亿元(8.680,0.05,0.58%)存款被“不知情质押”一案有了最新进展。

在披露近3亿元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质押后,科苑智慧近日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其中问询问题包括“请年审机构结合公司2020年末银行存款问询函的回复,补充说明相关审计程序是否充分,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准确,公司2020年年报中对银行存款质押情况的披露是否真实、准确”。

11月24日晚,科苑智慧对问询函进行了逐一回复,并对存款问询函进行了详细列表。同日晚间,浦发银行表示,经该行核实,科苑智慧年审会计师收到的《2020年末银行存款查询函回函》并非浦发银行出具。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已向公安机关提供相关证据,进一步核实。

从公开信息来看,对于“回复问询函”的真假问题,显然双方各执一词。浦发银行近3亿元存款被“莫名质押”,就像渤海银行28亿元存款被莫名质押一样,陷入“罗生门”。到底是谁在撒谎?如果问询函是假的,科苑智慧财报可信吗?

今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继续做好银行业机构“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工作的通知,直指近期存单质押票据业务、个人信息安全等风险事件。

重点:

存款查询函和回函是假的吗?

11月24日晚间,科苑智慧公告回复问询函,称年审机构已就2020年12月31日前存放在浦发银行南通分行营业部的款项向浦发银行南通分行营业部发函,并列出了问询的主要信息。本函采用《财政部办公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函询及回复操作指引的通知》中规定的银行询证函格式。

浦发银行南通分行营业部加盖“符合性”印章和经办人“贾某某”印章,对每份问询函的信息进行确认,并在上述问询函的结论项中注明“经银行核实,该函证明的事项与银行记录的信息一致。”特此回复。“填写栏目:“第一至第十四题正确”。经办人填写“贾某某”并盖章,复核人填写“王某”,日期“2021年4月8日”,并加盖浦发银行南通分行业务章。

年度审计师对上述银行存款实施了审计程序,并获取了相关证据。共有五篇文章如下:

据此,本年度审计师通过实施上述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认为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中关于银行存款质押状况的披露是真实、准确的。

很快上述结论被浦发银行“推翻”。

同日,浦发银行发布声明。经银行核实,南京科苑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审收到的《2020年末银行存款查询函回复函》并非浦发银行出具。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已向公安机关提供相关证据,进一步核实。

浦发银行发表声明称,目前,案件侦查工作正在推进中,全力配合公安机关相关调查取证工作,争取尽快查明真相。该行南通分行运营正常有序,客户服务未受影响。

回顾:

远智2.95亿元“不知情”地被质押

11月15日,科苑智慧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科苑智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浦发银行南通分行购买的定期存款总额为3.45亿元。其中到期不能赎回的金额为4000万元,到期前显示质押状态的金额为2.55亿元。公司对上述所有承诺均不知情。

同日,柯志辉表示,公司管理层积极与浦发银行沟通,催收上述产品货款,并于2021年11月15日向警方及中国银监会江苏监管局报案。

当晚,浦发银行也向公安机关报了刑事案件,并提供了相关业务资料。后续,浦发银行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切实维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奇怪的是,本次质押担保的融资方南通瑞豪贸易公司大股东的回复也是含糊其辞。公司大股东曾对媒体表示,他本人与南通瑞豪贸易没有实质关系,对融资一无所知。

从目前各方信息来看,浦发银行存款质押就如同渤海银行28亿元存款莫名质押一样,陷入“罗生门”。

科苑智慧披露的财务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科苑智慧持有货币资金4.76亿元,流动资产18.35亿元,总资产30.65亿元;负债方面,流动负债8.19亿元,总负债8.35亿元,流动资产负债率27.25%,流动比率2.24,优于同业。

监管部门:

进入银行进行现场调查。

目前,上述存款质押事件已进入调查阶段,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日前,中国银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个别商业银行与公司客户就存单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发生纠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银监会对此高度重视,已要求相关银保监局组成工作组进驻银行开展现场调查”。

今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继续做好银行业机构“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存单质押票据业务、个人信息安全等风险事件,社会影响恶劣,损害了银行业整体声誉,暴露出风险合规意识不强、业务潜在风险评估不足、核心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缺失、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突出等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弥补管理缺陷和漏洞,从根本上扭转重效率轻合规、内控要求为业务发展让路的局面。

编辑:彭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