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微信官方发布《关于近期诱导违规恶意对抗行为的处理公告》,通报了近期微信朋友圈违规推广外链的行为及处理措施。一时间,朋友圈都是兵。不要做测试H5,改变域名和密封它
1月26日,微信官方发布《关于近期诱导违规恶意对抗行为的处理公告》,通报了近期微信朋友圈违规推广外链的行为及处理措施。
一时间,朋友圈都是兵。
不要做测试H5,改变域名和密封它找到“死亡”。你敢相信这个吗?随着微信新规出台,腾讯将封杀测试H5!“异军突起”之类的解读文章。
那么微信的这个“处理公告”会对外链传播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在微信的严格限制下,以H5为载体的内容在2019年还能有大爆发吗?H5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我姐和《H5》的几位一线制作人聊了聊。
不要慌!“点名通知”是春节前的例行预警事实上,微信官方已经不是第一次发布类似的公告了。去年同期,“微信学堂”发布了《微信团队恶意违规对抗处理规则公告》。在违规行为和处理措施上,两篇文章大体相似。
2018年2月10日“微信学堂”推送
▼
因此,网易文创事业部运营总监温楚涛指出:“这是微信的年度号召公告,大家不用觉得这是行业大新闻。最近两年春节前,微信都会发布类似H5链的‘点名公告’。去年还点名批评了一家人腾讯体育的H5活动。”
至于发布时间,流畅新媒体负责人Mark表示:“春节临近,各大品牌都想蹭‘年’、‘过年’、‘春节’的大流量,把朋友圈、群聊搞得乌烟瘴气。微信决定整顿净化生态。”
“所以,这一宣布不会对H5营销产生重大影响。这更像是微信官方给所有家庭敲响了警钟,遵守平台的规则。”网易也说了。
注意!诱导共享H5将难以生存当然,不慌张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微信学校”的推文明确指出了两类违规行为:
1.通过现金奖励、虚拟奖品、测试等方式诱导用户将外部链接的内容分享传播给好友。;2.违法行为被处理后,通过更改域名、密码等方式进行恶意对抗、反复违法。
针对这些违规行为,“微信学校”还专门公布了处理措施。
“H5营销已经成为基于微信生态圈的内容和创意营销。既然是基于微信平台,首先要遵守微信平台规则。”网易也说了。
值得注意的是,测试班H5这次被微信官方特别点名。过去一年,试水H5让很多生产商享受了一整年的价差红利。如果体验不是很糟糕,大多数测试H5比其他H5更容易传播。pop rocks创意技术合伙人余有指出:“这让H5制作人变得惰性,想走捷径,不想做出其他类型的创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盛家凡人互动创意总监坤也认为:“测试本身就是为了刻意讨好消费者而存在的,所谓的心理测试匹配不可能像星座一样被证伪,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即使不封杀,也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想法。”
但流畅新媒体负责人Mark却有不同看法:“那份公告的原话是,‘非法形式:以测试、红包等方式诱导用户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必纠结于‘测试’这个词。重点还是后半句‘诱导分享’。"
马克是一位流利的演讲者,他说,“作为一种常规的H5形式,‘测试’有许多表现形式,但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用户甚至不愿意做你的测试。所以与其纠结形式,不如研究如何让测试内容和选项变得好玩,让用户测试后愿意分享。”
相比考验H5,他认为微信的处罚重点还是在“诱导分享”上:“因为大家对红包、礼券、流量等‘小恩小惠’利益的追求,导致大量分享,很多人被毫无营养的消息淹没。”
好的内容永远是H5营销的渠道当然,微信平台的限制规则势必会对H5营销产生一定的约束。凌阳凡人互动创意总监关坤表示:“广告主在创意阶段会更加仔细地考虑H5的传播效果。H5是一种依靠强大的内容和强大的用户洞察力的沟通机制。微信的限制会给内容制造制造很多边界。客户把钱花在风险上,不太划算。”
那么在“链中起舞”的环境下,H5营销的渠道是什么呢?几位H5制作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好内容”。
互动官坤表示:“H5需要进一步弱化营销意识,品牌植入要进一步轻量化。与其以诱导分享为手段,不如以互动自发交流为目的创造内容。”Pop rocks于友也认为:“H5制作人应该充分尊重平台的规则,摒弃流量捷径的想法,回归创意本身。"
事实上,严格的限制也意味着全新的反向机制。正如马克流利所说,“对于单纯想利用热点,用利益诱导用户分享的H5来说,用户会越来越不愿意买。这将迫使品牌基于内容质量与用户真实需求的匹配来制作和传播h5,这也有助于提升H5的质量。"
网易还表示:“据我观察,目前市面上的H5从业者,还是以技术开发为主,大部分团队内容能力较弱。所以大多数H5从业者都从事外包开发。作为H5的制作人,我们应该尽力做到‘少想套路,多想想内容’。好的内容用户自然会分享,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什么是页面”。虽然是阿里淘宝电影的链接,但微信并没有屏蔽链接,因为没有‘非法分享套路’。”
语言流利的马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多数H5的作品都被扔了,没有引起任何反响。H5被微信官方点名的事实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做得很好。尤其是网易的H5能不断更换域名来对抗封锁,恰恰说明传播范围很广,这些广为传播的内容都是用户自发传播的。所以,其实每个H5制作人的KPI都应该设定为如何做出一个微信封杀的H5。然而,现实是,许多H5根本无法达到被阻挡的视线范围。"
H5营销的瓶颈在于基础设备的挑战目前,H5营销已经成为品牌和用户之间不可或缺的互动形式。然而,它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瓶颈。
相比微信的反诱导分享机制,更多的H5制作人向邦美提到了来自基础设备的挑战。
网易表示:“我一直认为,目前H5制作和传播的瓶颈是手机性能参差不齐,型号繁多。安卓手机的型号太多了,每个型号都需要前端大量的时间去适应。两年前制作VR视频的H5曾经只能在苹果手机上使用,但不能在安卓手机上使用。直到现在,很多国产千元机的性能仍然无法流畅观看动态效果和交互复杂的《H5》。
另外,在过去的两年里,还有一个瓶颈制约着H5的发展,那就是手机的网速。但是随着4G的普及和流量资费的降低,现在用4G开一个H5已经很快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还有一些复杂的H5,整个加载包甚至有两三分钟的手机视频那么大。
有些朋友会认为瓶颈在于创意和游戏性,但其实这些主观方面都不能算瓶颈。只有逐步突破上述这些基础设备的瓶颈,整个H5工业才能向前发展。这其实和短视频行业有点类似。"
此外,凡人互动关坤也提到:“在进入5G时代之前,挑战依然来自于技术。很多优秀的创意在技术层面投入大量资源,甚至不可行,会出现加载或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
展望未来:这些H5是大势所趋
因此,展望未来,什么样的H5是大势所趋?几位H5一线制作人也与邦美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UGC互动类和个性化展示的H5
网易:
UGC互动H5和个性化H5仍将是2019年的热门玩法。翻译成白话文,
“拿什么和网友互动”“拿什么给网友看”,需要H5从业者思考新玩法。
2019年,可能会有更多的H5,通过触动用户的心灵来感动用户。不管这类内容是做成连环画还是视频,都已经出现了一些爆款内容。
面向内容的H5
网易:
2018年,H5营销的一大趋势是逐渐从形式回归内容,这一趋势在2019年应该会加强。因为新的H5互动形式对用户来说有自己的学习成本,但大多数人无法一下子接受新的玩法。
用户可以快速领悟新鲜有趣的内容。
网易达达拍的动物保护题材H5《告白》就是一个内容导向的爆款。
H5
关坤:能体现用户存在的H5,依然是创意的主流。比如去年的Google AI就猜到了你绘画内容的H5。同时,我愿意展示我的洞察力,我仍然存在。虽然限制在那里,但我的人性不会改变。
流利说马克:无论一个H5是什么形式,最终决定的是你是否会转发到朋友圈。不转发,无话可说。所以,最重要的是用户能不能感觉到这个结果页上呈现的内容是懂我的,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愿意主动分享,展示一些我的高价值。
H5会有大爆炸吗?肯定有分析了这么多,你一定还在关心一个问题:在目前的限制条件下,H5还会有大爆炸吗?
你放心,会有的,但是没那么容易。pop rocks的于友告诉邦妹,“大爆款肯定会出,但是门槛会提高,不是摇摇头就能出的。另一个大爆炸,相信会像《什么是页面》一样,既不诱导分享,也不依赖微信的传播机制。大家就是单纯的觉得内容好,自愿传播。”
网易还表示:“过去两年,微信平台对互动H5的整体政策没有太大变化。微信至少是最开放包容各类内容的平台。只要微信的用户基数还这么大,朋友圈还对外开放,H5还是可以有大爆发的。"
此外,品牌所有者不必拘泥于H5本身的形式。正如马克流利地说的,“现在有一个误解。似乎很多人都在想着制造H5来传达品牌态度,有些品牌甚至为了制造H5而制造H5。传播,本质上就是识别消费者的洞察,找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基因,从而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H5只是一种交流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与H5一起传输。
总而言之,每天想着微信羊毛,对平台来说是必然的。用心做内容,用创意打动用户,才是爆款H5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