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产品发展前景怎么样 2020年IT运维市场前景分析

1.1信息技术服务的市场规模作为IT的先行者和服务业的高级形态,中国的IT服务业正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在服务外包领域,商务部发布了“千十工程”,这是促进我国IT服务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06:02:07

1.1信息技术服务的市场规模

作为IT的先行者和服务业的高级形态,中国的IT服务业正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在服务外包领域,商务部发布了“千十工程”,这是促进我国IT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的IT服务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数字化转型的结果是,中国乃至全球IT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同时竞争格局的变化也导致了用户需求的变化。这两种变化产生的需求和需求类型正在推动和塑造IT服务市场的未来。“技术即服务”和“运营/运维管理服务”开始显著增长,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达到6686亿元,同比增长13.7%。

图表2013-2018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产业研究院

图表2013-2018年中国TT硬件和IT服务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产业研究院

1.2 IT运维管理工具分类

IT运维管理(ITOM)产品分为三类:监控、管理和自动化:

图表全球IT运营和维护管理(ITOM)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产业研究院

1.3 IT运维管理市场规模

一、2017年

IT运维管理可以细分为面向计算机网络的IT运维管理和面向电信网络的IT运维管理。它们的管理对象不同,但解决方案的整体框架是相同的。他们的主要职能是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中国IT运维企业4373家;到2016年,中国IT运维企业数量为4753家;到2017年,中国IT运维企业数量将达到5290家。

图表2014-2017年中国IT运维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产业研究院

中国IT运维管理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市场规模为1733.8亿元,较2016年的1490.1亿元增长16.35%。

图表2012-2017年中国IT运维管理市场规模图表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产业研究院

根据运维服务对象的不同,IT数据中心运维可分为基础设施运维、硬件运维、系统运维、应用运维四个层次。在运维服务对象从底层硬件向业务应用升级的过程中,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的优势逐渐体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的对象是数据中心运行的物理环境,属于IT数据中心运维最底层的部分。运维服务包括供配电系统、空调制及制冷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的维护。目的是保证数据中心设备稳定、可靠、节能运行,延长设备寿命周期,降低设备故障率。基础设施运维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原始厂商。

运维是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维护服务。随着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行业的发展,第三方运维服务商与原有服务商在服务内容和模式上有了明显的差异。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原服务商和第三方服务商之间进行选择。通常核心硬件的维护交给原服务商,非核心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由第三方运维服务商负责。

系统运维的对象是基础软件,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和操作系统。在该领域,原有服务商主要提供标准化服务,涉及内容相对有限,而第三方服务商可以提供贴近用户需求的专业运维服务,因此更受企业客户青睐。基于IT服务管理方法论的系统运维,可以通过服务流程为数据中心带来规范可控的运维流程,提高数据中心的质量和效率。相比基础的基础设施运营和硬件运维,系统运维不仅依赖于运维人员提供的服务,还需要引入产品化的运维工具,共同实现运维目标。

应用运维是指针对企业业务系统的运维服务,第三方服务商在应用运维中占据主导地位。应用运维作为IT数据中心运维中的顶级服务,近年来被大型运维服务商视为重点方向。由于与业务系统发展阶段的高度关联和强烈的个性化需求,应用运维呈现出结合行业特点的趋势。

二。2018

截至2018年12月20日,共有1634家企业获得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标准合格证书,其中二级、三级成熟度企业数量的增加,意味着行业正在加速向标准化迈进。

2012-2017年,原创IT运维管理和第三方IT运维管理市场规模不断提升;2017年,原IT运维管理市场规模增长至934.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52%;2017年,第三方IT运维管理市场规模增长至801.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34%。2018年,第三方IT运维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958亿元,进一步缩小与原有IT运维管理市场的差距。

图表2012-2018年中国IT运维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长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产业研究院

1.4 IT运维管理市场竞争格局

如果将IT运维管理市场细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阵营。

一、一线阵营

(1)国际企业

一线阵营基本都是业界的国际巨头,包括BMC Remedy & Patrol,IBMTivoli,HPOpenview和CAUnicenter,以及MicrosoftOperationManager。这些企业级产品占据了金融和电信领域IT运维管理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其他企业级产品在该领域仅占不到5%的市场份额,且大多涉及非核心业务。

(2)本地企业

北京美心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美心科技有限公司),本土企业,积累十年行业经验,潜心研究两年,终于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一举超越本土其他同类企业,成为国际领先的代表性企业。而且在中石油等多个超大型项目的招标过程中,打败了一些一线阵营的国际巨头,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虽然美心的技术已经具备了与一线阵营抗衡的实力,但是还处于技术跨越的初期,市场份额还不够大。市场影响力和企业形象与一线阵营企业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把美心科技看作是二线阵营向一线阵营过渡的企业。

二线和二线营地

第二层阵营以本土厂商为代表,包括神州泰岳、亿阳通信、至臻科技、游龙科技、摩卡、北塔、广通信达、网强等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相对廉价的二次开发和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获得了一些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客户和项目的积累,产品也逐渐走向成熟。但在IT运维管理技术上,离一线阵营还有一定距离。二线阵营中,神州泰岳、亿阳通信、至臻科技通过系统集成业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获得了不错的盈利。其他纯软件企业面临发展瓶颈:技术无法突破,无法与一线阵营抗衡;现有市场虽然有所增长,但被很多企业瓜分。同时,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被压缩,企业销售和利润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三线和三线营地

三线阵营中,由全国近百家不知名的相关软件厂商组成。

第四和第三阵营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线国际巨头,产品功能强大,但价格昂贵,在本地需求分析、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方面不够细致,性价比不高;二线企业相对便宜,本地化服务也不错,但是存在技术瓶颈,无法真正做到电信级的应用,对于特大业务或者关键业务也无能为力。三级企业产品功能单一,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企业竞争,主要满足规模较小企业的IT运维管理需求。美心科技结合了第一、第二阵营的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