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HTC离开大众视线已经两年多了。HTC作为最早的Android系统厂商,诞生了无数经典的手机机型:HTC G1、HTC One、HTC Butterfly、HTC One Max等经典车型数不胜数。今天我
不知不觉,HTC离开大众视线已经两年多了。HTC作为最早的Android系统厂商,诞生了无数经典的手机机型:HTC G1、HTC One、HTC Butterfly、HTC One Max等经典车型数不胜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HTC 2017年发布的一款手机的体验:HTC U Ultra。看看这款搭载五年前发布的高通骁龙821处理器的手机在2021年的表现如何。
感受一下。
在评价821的性能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款手机的外形和制造工艺:
Ultra是HTC第一款采用新技术制造的手机。它抛弃了沿用多年的全金属一体式机身,转而采用金属边框+玻璃后盖的设计。其中U Ultra的后盖采用了四曲面玻璃的设计,官方称之为3D曲面水漾玻璃,在光线下呈现出绚丽的效果,有一种精致高贵的感觉。不得不感叹,HTC不仅是滑溜溜的金属机身,还精通玻璃。
U的前面更有趣。除了5.7英寸的主屏,还有2.05英寸的独立副屏,可以独立显示音乐、天气、时间等信息。还可以设置一些项目为备忘录,也可以设置自己平时用的比较多的app,快速点击副屏的图标打开。虽然效果不是特别大,但是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思路,增加了一些有趣的玩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块2K分辨率的LCD屏幕,不仅显示细腻,而且观感出色,绝对是一块顶级的LCD屏幕。在晚上灯光较暗的情况下观看内容时,舒适度也比较充足,不会像OLED屏幕那样会有较强的疲劳感。值得一提的是,这块2K分辨率的液晶屏,不仅显示细腻,而且观感极佳,绝对是顶级的液晶屏。晚上在暗光下观看内容时,舒适度也很充足,不会出现有机发光二极管屏那样的强烈疲劳感。
在手握上,由于背面的玻璃弧度只是略微弯曲,正面采用了直板屏设计,中框有足够的面积与手掌接触,所以握在手中相对稳定。但是79.8mm的机身宽度确实很宽,很难握持。好在它的机身厚度只有7.99mm,重量170g,所以机身比较轻薄,整体握感还是比较舒服的。
其他方面,U Ultra的按键手感非常好,没有松动,按键反弹清脆有力。电源上有质感设计,摩擦力很好,根本不会打滑。
指纹的识别率和速度都很好,使用舒适度也比现在的光学指纹要好。振动电机虽然是转子,但是振动感真的很强,振动力很大,可能是最好的一批转子Madari。
还有HTC的传统艺术能力:双扬声器。我对M7和M8的前置对称双扬声器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但是UU的扬声器只有一个底部开口和一个听筒来发声。我只能说它的音质比普通的单扬声器手机好,声音又细又不清晰,没法和现在的双扬声器手机比。而且它底部的扬声器放在左侧,水平握持或玩游戏时容易遮挡。
和耐力。
接下来,我们将谈论主要部分:性能。
HTC Ultra的性能部分值得一说。采用UFS2.0+LPDDR4的内存组合,处理器是大家熟知的二代火龙:高通骁龙821。
821作为大热810的继任者和骁龙820的小升级版,采用了三星的14nm LPP工艺和四核设计,都是高通研发的Kryo架构的核心,其中两个频率为2.35Ghz,另外两个为2.15GHz,不过从Geekbench5上显示的频率来看,U Ultra的CPU频率似乎更低一些。不知道是后期降频还是就这样。
看实际使用场景,821的体验只能说连最基本的屏幕画图都卡,更别说其他使用场景了。微博、Tik Tok、哔哩哔哩等常用app存在明显丢帧和卡顿现象。而且有了卡顿,就有了飙升的热度,稍微玩一玩就会热。
我用它简单测试了一下王者荣耀,室温25度左右,开启高帧率模式,低画质运行:
只玩了5分钟左右就出现了非常大的波动,平均帧数只有28.6。机身发热非常严重,游戏体验非常糟糕,属于不能玩的范畴。所以基本不用考虑用这台机器打游戏,这也证明了骁龙821的性能确实不行。
说完性能,顺便看看它的续航。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骁龙821的功耗,而且这款手机用了很久了,续航时间真的不够用。而且U Ultra的电池只有3,000 mAh,续航是它最大的短板。刚从100%充满电到凌晨一小时看电影,电池会下降50%以上。综合使用情况下,差不多3小时电池就见底了。
骁龙821不仅发热量非常高,性能也非常弱,日常表现和游戏表现都非常不理想。2021年的骁龙821似乎很难胜任任何使用场景。
系统体验它的系统我不想多说。如果你是HTC老用户,那么Sense UI流畅的定制桌面应该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安卓还是2点的时代,HTC的Sense UI绝对是流畅的代表。而且它的系统界面也很漂亮,经典的翻页时钟一直是我的最爱。
但是,HTC的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制度。在后来国产手机崛起的竞争中,HTC不仅在硬件配置和价格上失败了,在系统本地化上也失败了:功能缺失,后台进程不可控,应用商店和输入法都是直接嵌套的;天气经常刮风,无法更新等。作为最早为Android定制的UI,Sense UI曾经是流畅、个性化、美观、功能丰富的代表。现在,只剩下遗憾和遗憾。
并且可能是由于HTC的手机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所以BlinkFeed以及天气等服务都无法再更新了。而这些插件之前所附带的功能也不太符合本地的使用习惯,个人感觉并不是很方便。而且可能是HTC的手机退出了中国市场,所以BlinkFeed和天气服务不能再更新了。但是之前这些插件附带的功能并不符合当地的使用习惯,个人感觉不是很方便。
有了这个火龙821,唯一流畅的地方就是桌面UI的滑动。使用其他app时,总有慢半拍或明显卡顿现象。
摘要这是我对这台机器使用的总体感觉。总的来说,精致的3D曲面水漾玻璃后壳,轻薄的机身,出色的2K分辨率超级液晶显示屏,创新的辅助屏幕,都是绝对的加分项。从外观上看,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机器,完美体现了HTC优秀的工业设计水平。
但是3000 mAh的电池加上大量消耗热量和电量的骁龙821处理器,以及完全没有国产化的China Sense UI,让这款手机成为了一个黄金宝地。2017年所有家庭都在用骁龙835的时候,HTC还在生产一款骁龙820的机器,价格甚至卖到5000多,所以它大跳水的结局会很正常。虽然后来出现了U11这样的经典作品,但也只能算是昙花一现。
曾经的安卓老大HTC,把个性化和差异化玩到了极致,但我觉得最终毁了他的正是这两点,因为HTC完全选错了方向:差异化配置,导致硬件跟不上其他品牌的旗舰机型;个性化的软件生态没能满足本地用户的需求,所以HTC失败是必然的。通过HTC U Ultra,我看到了HTC惊人的审美标准,但也看到了它越来越没有能力做手机。有今天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留给我们的只有留恋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