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的“填充”命令中的“内容识别”功能,会不着痕迹地用附近相似的图像填充选区,随机合成相似的内容。稍微扩展创建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结果。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填
Photoshop的“填充”命令中的“内容识别”功能,会不着痕迹地用附近相似的图像填充选区,随机合成相似的内容。稍微扩展创建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结果。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填充”命令中的“内容识别”,如图1所示,可以快速彻底的去除图片中多余的杂物,简单轻松的解决问题。在这里,我们能否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
图1
有时候,我们会收集和欣赏很多精美的海报图片,基本都是JPG格式的,图片上都有文字装饰,所以我们想去掉这些令人不安的文字,只要它们有原来的效果就好。下面的JPG海报图片清晰,背景均匀干净,文字在一边,如图2所示。看起来更容易操作。
图2
现在,只需选择工具箱上的“矩形选框工具”,选择图片的文本部分,并创建一个矩形选区,如图3所示。
图3
按快捷键Shift+F5,执行Fill命令,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内容作为内容识别,默认情况下会在选项中检查颜色适应。它会通过某种算法将填充颜色与周围颜色混合,混合模式保持正常,不透明度值为100%。随即,海报图片背景墙上的一段文字消失,墙面恢复如初,如图4所示。
图4图4
“内容识别”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效的复制和匹配纹理和光线,无缝填充没有拼接感,没有过多的操作程序。那么,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图像文字去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看这张图画面干净,主体突出,背景单一。虽然文本装饰在顶部,但它与角色的头部重叠,如图5所示。
图5
如果按照之前的方法处理,结果可能只会破坏画面。要明确的是,画面本身就有不规则性,简单粗暴的处理会很累,弄巧成拙,如图6。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容识别”就不能处理复杂的情况,需要用技巧来分析和解决。
图6
颜色范围采样从矩形选框工具中选择图片的文本部分,并创建一个矩形选区。然后,打开菜单栏上的Select菜单,选择要执行的颜色范围命令,如图7所示。
图7
在弹出的颜色范围对话框中,选择作为样本色,颜色容差值为”40″,按下“吸管工具”图标按钮,使用“吸管工具”在“选择范围”的预览窗口中选择所拾取的文本,并按下“确定”键。为图片创建一个黑色标题文本选择,如图8所示。
图8图8
如果在颜色范围的预览窗口中不能清晰地区分选区,可以使用吸管工具直接在图片上拾取颜色,创建选区范围。
扩大选区范围仍然打开菜单栏上的“选择”菜单,选择“修改”子菜单中的“展开”命令执行,如图9所示。
图9
在弹出的扩展选区对话框中,将扩展量的值设置为15像素,按确定。文本选择已经扩展,如图10所示。
图10图10
删除屏幕文本按快捷键Shift+F5执行“填充”命令,弹出对话框。只需保持“内容识别”的默认设置,按“确定”键即可。看着屏幕上所有的字,瞬间消失在选中的区域,如图11所示。
图11图11
按快捷键Ctrl+D取消选择,在图片中看不到任何文字存在的痕迹,如图12。
图12
说到这个方法,也是广为流传的,很有用,但是没有我说的那么详细。其实在相对单一的屏幕上是有文字的,通过“内容识别”更容易去除,也容易恢复纯图像效果。
方法虽然在这里,但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情况或操作问题,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要考虑如何避免。比如,不管画面复杂与否,总会有人想简化步骤,以为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了。在建立文本选区的过程中,不必先为框选文本建立矩形选区,直接使用“颜色范围”进行选择。如图13所示,选区将选择任何与文本颜色相似的图片。
图13
当执行“填充”命令的“内容识别”时,后果不堪设想,画面效果已经被破坏,不可取,如图14所示。
图14
所以要明白,选区范围的设定和限制可以有效控制选择的复杂程度和匹配程度,选区的扩大可以促进填充和修补内容的融合,达到最终的完美效果。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图片多做分析,掌握它们的特点,做到精准操作,而不是用同一种单一的方法,碰运气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