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将到来。无论是国际背景、产业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商业模式,都面临着大转折、大开关。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提高效率、满足体验、引领文化的诉求,催生了很多新经济产业的兴
2020年即将到来。无论是国际背景、产业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商业模式,都面临着大转折、大开关。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提高效率、满足体验、引领文化的诉求,催生了很多新经济产业的兴起。至少有八个新行业,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成为未来最新的赚钱行业。
—01—
经济在夜间崛起
灯一亮就是一万两黄金。
今年五一期间,中国居民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29.92%。
据商务部统计,上海夜间销售额占白天销售额的50%,重庆餐饮营业额的2/3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的55%来自夜间经济。
大多数人的传统认为,夜间经济“藏污纳垢”:大排档里地沟油横流,噪音扰民,满大街都是油污和垃圾;酗酒、暴力、斗殴随时可能在酒吧、街头上演。
长期以来,人们夸大了夜生活的“黑”,却忽视了它的社会功能。
“夜间经济”是市场主导下的自发行为。累了一天的人,可以有各种休闲、娱乐、消费等。在夜市中舒缓自己疲惫的身心,释放生活的压力。这种消费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城市消费经济的有力延伸和补充。
“一刀切”也不可取。关闭夜市会破坏过去的沿街商业生态,打掉一些规范经营者的饭碗,扰乱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平衡。一个城市不仅需要时尚、潮流的现代商圈,更需要市场化、草根化的特色夜市经济。
—02—
展览成为时尚产业
当人类从物质生产转向创意营销,稀缺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无数的展示平台。
这个时代很疯狂。机器换人、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叠加,迫使人们反复交流:寻找感觉、方向、解决方案。
“圈内人”需要找到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创新,“圈外人”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预见行业的前沿趋势,会展行业可谓是与它完美对接!
会展经济不仅能带来经济产值,还能改写城市的命运。据重庆市商务委统计,2018年,重庆各类会展活动直接收入176亿元,拉动消费1498亿元。
随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火爆,乌镇有了“乌镇很热闹”的调侃;G20峰会掀起了一股“杭州和上海:谁是谁的后花园?”讨论。
—03—“阴谋论”几乎不能阻碍生物文明
近年来,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行业迅速崛起。
早在2015年,中山大学黄军教授就对不能正常发育的人类胚胎进行了48小时基因编辑实验。但遭到了基因编辑技术发明者詹妮弗的集体反对。
时间的道德理论和齐飞的阴谋论,造成这种恐慌的逻辑有两个:
一方面,基因编辑打破了自然规律,同时在通过基因精细化实现“改变命运”、逃离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潜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而且,基因编辑一旦被人为使用,就可以生成一颗针对性极强的“生物原子弹”,任何人都无法动一兵一卒实现种族绝杀。传言中的“转基因是西方国家毁灭中国的绝密计划”、“非典病毒是对中国的基因攻击”,正是基于这种想象的逻辑。
另一方面,在道德伦理的框架下,这种技术与“众生平等”背道而驰。未来会不会有钱人靠技术,穷人靠变异?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加剧各个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但实际上,恐惧来自于未知。大自然没有那么脆弱,基因技术也没有那么强大。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除了少数疾病和性状外,更多的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没有绝对的数量,这就让富人精心制造了一个具有绝对优势的后代,进而塑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阶层鸿沟。
现在,生物经济开启了新的赛道,各国争相进入。
未来,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更加灵活的政策,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尝试生物技术的地方。
—04—“无人工厂”成为主流,新制造两极分化
现在,互联网巨头们正在用“互联网+”和“AI+”这两个“神器”,全面格式化传统制造业,抢他们的饭碗。
马云打响了新制造的第一枪,要“再造10万个ZARA”。携手阿里云淘工厂,改造智能生产线,生产进度提升6%,交付周期缩短10%。
去年,工业巨头富士康投资3.4亿美元开发人工智能,并投资45.8亿美元建设南京R&D中心。2018年6月,富士康登陆上交所。在招股书中,它撕掉了代工厂的标签,专注于“云动大支网+机器人”的野心。郭台铭甚至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内部计划是在5年内裁掉80%的员工。如果5年内做不到,10年内就会做到,因为技术已经在这里了”。
在互联网巨头中,百度抢占了自动驾驶的“C位”;苹果收购了大量AI创业公司;阿里巴巴投资了五家芯片公司,包括寒武纪科技、沈剑科技、能能科技和奥捷科技。
互联网巨头和工业巨头势不两立,但最终会互相拥抱,殊途同归。因为两者都在探索新的生产力。
未来的新制造业有两个特点:
第一,“无人工厂”将成为新制造的主流。
其次,新型制造企业的生态将呈现超级大、超级小的两极格局。
—05—睡眠经济火热
中国人的睡眠有多差?
《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间从8.8小时下降到6.5小时,平均38.2%的中国人存在睡眠问题,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1.2个百分点!
其中,80后、90后正在成为睡眠障碍的主力军。
调查显示,90后年轻人中,62.9%处于睡眠的“烦躁区”和“苦涩区”,12.2%处于“不眠区”,只有5.1%处于“甜睡”状态。
因此,睡眠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经济现象。根据Boss Data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改善睡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797亿元。从褪黑素、睡眠枕、香薰等传统商品到睡眠手环、失眠贴、睡眠喷雾、睡眠音响等。其中被命名为“黑科技”的,就诞生了一大批“助眠神器”。
一些睡眠相关的app,如失眠社区、失眠咨询等也相继推出,甚至催生了“陪睡”经济。淘宝专门卖新服务,比如晚安留言,睡眠技师帮助睡眠。
虽然《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但即使在特殊情况下,每周工作时间也不得超过44小时。
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7月,全国企业职工平均每周工作46.5小时。也有调查显示,超过58%的网友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也就是说,人们嘴上说着拒绝过劳,身体却老老实实地工作着——代价是熬夜。
对于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来说尤其如此。路遥说“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而高木直子的自我则是凌晨3点看完漫画,跑到便利店复印、传真、投递稿件。
广告从业者在夜晚获得灵感。“码农”通宵写代码,作家晚上写稿,插画师通宵画图。在这些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中,熬夜已经成为常态。
另外,享乐主义正在夺走一些人的睡眠。
一方面是晚上的经济繁荣,24小时书店,24小时便利店等。,已经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被睡眠困住”是一个时代问题。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睡不睡觉,都是大事。
未来不仅从个人健康的角度,而且从社会生产的角度,都会诞生大量的睡眠经济,前景非常看好。
—06—懒人的经济懒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懒人经济”现在越来越流行了:
你可能很久不逛街,习惯在淘宝、JD.COM逛来逛去,编个单团,或者直接买“网络名人里的同款”,而不是和自己的“艰难抉择”较劲;
能不能做好三餐,已经不是独立生活的标准了。各种外卖平台把各地的美食小吃装进你的手机里;
无论工作、出差、旅游,都不再需要为酒店、公寓发愁,因为携程、链家、自由等。我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要做的只是轻松地用信用卡支付押金,然后“拎包入住”;
懒惰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现象的原因有四个:
1。科技进步。
2。它正在经历从物质匮乏到物质过剩的两极转化。
3。一种“懒”的体验式消费的表现。
4。全球化进程遵循比较优势、分工与合作。
这样看来,因懒惰而生的“懒惰经济”并不是一代人的倒退,更像是从思维模式到商业模式再到生活方式的“飞跃”。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懒惰经济”伴随着四种形式:
1。无聊的经济。
2。鸡汤经济。
3。“佛教”经济。
基于以上市场现象,“懒人经济”前景广阔。
【/S2/】2018年“双11”,22个交易平台销售额3143亿元,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扫地机器人,较2017年增长400%。这样,一些人工智能的新对象就会诞生。
横向来看,
很多兼职者被迫转行兼职、三陪等技能更高的职业;
农民工等。拿工资的,成了各种创业企业的“外卖”“跑腿”大军。中国3.6亿的外卖市场,支撑了400万外卖小哥的就业市场。
企业如果跟不上“懒经济”的时代,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07—蒙冲经济的“钱”景
现在运气越差,下次越好。那些本该负责看家护院,杀蛇杀虫杀鼠杀蚁的动物
成了“主人”。人类反而成了“铲官”,沉迷于吸猫狗。
不仅如此,互联网公司也热衷于宠爱自己的logo,鸟兽鱼无所不包。比如JD.COM的狗,天猫的猫,腾讯的企鹅,百度的paws。
传统企业也用“卖萌”来复兴,比如自称“国民男闺蜜”的雕哥,成为新的“网络名人”;熊本县创造的熊本熊IP风靡全球,吸引了无数游客,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为什么孟梦备受追捧?从社会背景来看,
一方面是大量的老年人,空蚁族青年,丁克,留守老人等。
另一方面,城市化后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互联网让都市“低头族”缺乏现实交往,孤独感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宠物热的基本逻辑是消费升级。
40多年前,人们还在为温饱奔波。如今,在很多主流电商平台,宠物产品的销量都有大幅增长。
—08—闲置经济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
《2018中国二手手机网上交易观察报告》
两年内换手机的用户比率达到44.34%,高达83%的用户在家中囤积了两部及以上的二手手机。从牙刷、书籍到电脑、电动车,大量的闲置让“买二手卖二手”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根据MobData研究院发布的《2018二手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为7420亿元,预计2020年有望突破12539亿元,成为万亿级市场。
如今在闲鱼,每天有超过100万用户发布超过200万条个人闲置物品,2018年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
不仅如此,明星们也开始通过卖闲散来“吸粉”,打造新的“接地气”的人。
几年后,中国的闲置经济一定会爆发,原因有三:
1。这就是“去过剩”的时代诉求。
2。生态环境需要“循环之路”。
3。消费观念升级为精神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