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浅谈共享单车发展前景

近日,美团单车发起“无差别消毒”倡议,在京、广、津、Xi、厦、珠、兰、太等城市实施“无差别”街头自行车消毒措施,即运维人员对责任区域内所有共享单车不分品牌、颜色进行消毒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12:24:36

近日,美团单车发起“无差别消毒”倡议,在京、广、津、Xi、厦、珠、兰、太等城市实施“无差别”街头自行车消毒措施,即运维人员对责任区域内所有共享单车不分品牌、颜色进行消毒。

近日,美团单车发起“无差别消毒”倡议,在京、广、津、Xi、厦、珠、兰、太等城市实施“无差别”街头自行车消毒措施,即运维人员对责任区域内所有共享单车不分品牌、颜色进行消毒。

同时,美团单车呼吁全行业加入“无差别消毒”行列,最大程度保护公众利益,携手打赢疫情防控战。

美团的自行车运维人员随身携带消毒喷雾器、消毒水等消毒用品,对街头自行车进行“无差别消毒”,重点对道路自行车共享的车把、坐垫、车架等与市民接触的部位进行喷洒消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每天有8.5万辆美团单车进行消毒,覆盖广州40多条街道,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和扩大。尤其是在轨道交通线路、商圈、交通枢纽等热点区域。,运维人员结合自行车清洗摆放做好集中消毒工作。同时,仓库里的自行车也要清洗消毒。

中国市场用户规模

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2018年中国自行车共享用户数量达到2.35亿,报告预测2019年将增至2.59亿。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居民的外出频率大大降低,自行车共享的用户规模可能会受到影响。

自行车共享用户的画像

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在自行车共享的用户中,男性占52.2%,女性占47.8%。年龄层为31-35岁,占28.8%。39.3%的用户收入在5001-10000之间,占收入比例最大。

自行车共享使用频率调查

疫情爆发前,45.1%的用户平均每周使用自行车共享5次或以下;54.9%的用户平均每周使用5次以上。

绿色自行车——强调服务体验,打造市场新星

摩拜单车——跨界营销探索变现模式

根据2018年9月7日早间更新的IPO招股书,自2018年4月4日美团收购摩拜单车以来,摩拜单车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骑行收入(1.47亿元)仅够覆盖其运营支出(1.58亿元),而摩拜单车的固定资产折旧(3.96亿元)无法弥补,净亏损4.07亿元。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后,持续优化运营,积极探索新的变现模式,如与品牌跨界合作、线下骑行奖励方案等;销售骑行周边产品等。运营方面,摩拜单车寻求租车本质的回归,更加注重运营管理。

Ofo共享单车——探索清算应对金融危机

2018年下半年以来,Ofo共享单车频频被起诉:8月底,凤凰单车起诉东峡大通(ofo共享单车的运营主体)欠款6851.1万元;9月,因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百世物流已将ofo的运营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起诉至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法院。另一方面,ofo共享单车进一步收缩国际版图,探索变现,调整管理架构,应对金融危机和经营困难。

解读中国市场发展趋势

1。精细化运营是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方向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自行车共享企业是资产导向型的,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是不可取的。企业更应注重精细化运营。自行车共享的运营企业应建立更完整的自行车交付、停放、运营和维护工作流程和系统;针对单车分布不均、损毁严重等问题,运营企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跟踪单车数量、骑行路线、单车停放区域等数据,及时进行后台监控,定期定量进行人工干预。此外,企业还需要不断进行服务优化,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安全提醒、导航引导、天气预报等。,从产品层面提升到人文关怀层面,从而实现精细化运营。

2。免押金已经成为共享单车的发展趋势,实现方式已经多样化

随着自行车共享企业押金制度的取消,未来在商业化和变现方面会有更多的探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除了传统的租金收入、广告收入和跨界营销,自行车共享企业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拓宽盈利渠道,获得二次盈利的机会。但对于一些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在探索盈利渠道之前,需要解决保证金的问题,否则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

3。为了解决自行车共享最后三公里的痛点,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政策

它是公共交通在自行车共享方面的有效补充,可以缓解城市拥堵,解决居民出行服务的最后三公里,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正是城市居民出行所需要的。随着国内外低碳出行和绿色环保理念的加强,自行车共享市场仍然存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从“一刀切”的准入政策和投资禁令向更灵活的方向转变,对自行车共享企业实施动态准入政策,允许更多有能力的新兴自行车共享品牌进入市场,公平竞争,在提高经济活力的同时,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

4。政企合作,多方监管,保护共享单车企业

政府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管理细则,规范共享单车行业质量;企业要做好线上宣传和线下服务,提高服务水平;配合政府部门宣传引导文明骑行。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加强属地管理,地方交通委员会、城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保护自行车共享行业的规范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