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对人体有害吗,教你如何区分搪瓷、陶瓷和仿瓷

陶瓷、搪瓷和仿瓷是常用的餐具材料。三种都是“瓷”。作为餐具,它们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首先,它们都形成光滑的表面,易于清洁。洗后很难留下污渍,细菌也很难附着。一般来说,它们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6:22:12

陶瓷、搪瓷和仿瓷是常用的餐具材料。三种都是“瓷”。作为餐具,它们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首先,它们都形成光滑的表面,易于清洁。洗后很难留下污渍,细菌也很难附着。一般来说,它们的安全性是考虑有害物质会不会渗出来。

陶瓷

通常,陶瓷是通过在高温下煅烧无机材料如粘土而获得的。表面会有一层高纯度的粘土,煅烧后形成光滑透明的“釉”。如果粘土含有一些金属氧化物,釉可能会显示某种颜色。这种釉中没有有毒有害成分,经过高温煅烧,也不会有有害成分。

内壁有一些带花纹或图案的陶瓷餐具。这些图案和花纹需要用颜料“上色”。为了改善颜料在煅烧过程中的性能,往往会加入铅等重金属。陶瓷的着色工艺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釉下彩”就是先着色,再高温烧制,最后用釉覆盖颜料。这样的陶瓷餐具,颜料中的重金属也很难渗出来。而“釉彩”就是先形成釉,再用颜色画出图案,然后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烧制。因为温度比较低,而且颜料在釉面,里面的重金属可能会渗入到食物里。

所以,如果陶瓷餐具的内壁没有花纹和图案,那么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如果内壁有硬块和花纹,但颜料在釉下,餐具内壁光滑,那么问题不大;如果内壁和釉面有花纹或花纹(感觉会和没有花纹的部分不一样),那么就有铅等重金属渗出的风险。前两种餐具可以任意使用;后者,最好不要长时间盛放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

搪瓷
搪瓷杯是在金属外面形成的一层瓷器。这层瓷器由硅酸钠和金属盐组成,含有铅、铋、镉、锑等金属元素。搪瓷的煅烧温度低,制成的瓷器不够稳定。有研究检测了不同饮料在搪瓷中灌装后渗出的铅等有毒重金属的含量,证实了时间长了,饮料中这些重金属的含量会明显增加。尤其是酸性饮料,渗出来的重金属比中性饮料高很多。

此外,搪瓷杯容易损坏。表面受损后,这些重金属更容易渗出。

简而言之,搪瓷餐具就像内壁上釉的陶瓷一样,可以用来盛放干粮、中性的食物和饮料,或者短时间使用。对于长期存放的高水分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还是尽量少用为好。

仿瓷
真正的仿瓷材料是三聚氰胺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它的重量比玻璃、陶瓷轻,不容易坏。它作为餐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对孩子来说。

理论上仿瓷材料中可能会渗出三聚氰胺和甲醛,但从三聚氰胺树脂仿瓷餐具中检出的渗出量很低,不用担心。

但是密胺树脂比较贵,所以真正的仿瓷餐具并不便宜。我们需要担心的是市面上的“劣质仿瓷”餐具,使用的是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粉混合其他填充物,如A1、A3三聚氰胺粉。只有标有“A5密胺粉”或“密胺树脂”的才是真正的仿瓷料。

真正的仿瓷餐具,和陶瓷餐具一样,可以用来装各种食物。假瓷餐具和搪瓷餐具一样,短时间内放食物问题不大,但如果是酸性、油性、热性的,尽量不要用。

如何辨别真仿瓷和假仿瓷?外观几乎不可能过关。只能看产品标签上的说明(如果说明也是潦草的,没办法)。另外,真的仿瓷成本更高,所以:贵的仿瓷不一定是真的,便宜的几乎可以肯定是假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