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电脑屏幕刷新率,电脑小白一定要了解这三个基本常识

如今,笔记本电脑屏幕技术的发展已经加速。近年来,随着高刷新率和高色域的概念,笔记本电脑屏幕已经和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与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相比,屏幕相关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7:34:11

如今,笔记本电脑屏幕技术的发展已经加速。近年来,随着高刷新率和高色域的概念,笔记本电脑屏幕已经和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与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相比,屏幕相关的信息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因为这些新技术出来的快,迭代的也快,它们之间往往没有“串行”继承。所以很多人对屏幕知识知之甚少。

那么选购笔记本电脑应该注意哪些屏幕特性呢?如何判断这些特征的好坏?

首先,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刷新率。这个参数主要针对游戏本,目前轻薄本上没有高刷新率屏幕。

刷新率是电子束重复扫描屏幕上图像的次数。刷新率越高,你体验的感知就越流畅。如下图所示:

大家可以看到,15帧、30帧、60帧的流畅度差别很大,而游戏本现在的刷新率更高,主要是120帧、144帧,更高的是240帧、300帧,等等。

那么为什么高刷新率主要用在游戏本上呢?

这款游戏一般都配备了性能强劲的显卡,使得游戏帧数往往达到60帧以上。如果游戏画面的帧数超过60帧,而显示屏的刷新率只有60Hz,也就是最高只能显示60帧,那么当用户快速移动游戏镜头时,就会出现如下图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面撕裂。

这种现象虽然对游戏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玩家来说总是不舒服的。所以一台配备高性能硬件的游戏本最需要高刷新率屏幕,配置越高越有必要。如果你的电脑只是集成显卡,入门级显示器或者低端显示器,那么就没必要去配高刷新率的屏幕。比如GTX 1650本身就说明在大多数游戏的高画质下无法提供60帧以上的画面流畅性,所以搭配高刷新率屏幕也无所谓。

所以一款高性能硬件,高刷新率屏幕的游戏本,才能给玩家带来更好的体验。两者缺一不可。高刷新率屏幕的性能硬件,基本意味着噱头大于实用性。

第二,色域。说白了就是色域在颜色空之间。当我们说到笔记本显示器的色域时,其实是在说显示器色彩的覆盖范围。目前常见的色域范围有四种:sRGB、AdobeRGB、NTSC和DCI-P3。

既然是区间,自然会有大小。sRGB色域覆盖最小的色彩范围,NTSC和AdobeRGB色域覆盖几乎相同的色彩范围,DCI-P3色域覆盖的色彩范围比sRGB大,比NTSC略小。比例基本是:100% DCI-P3相当于96% NTSC,sRGB相当于71% NTSC。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人称100%sRGB广色域,那么他要么不够专业,要么一定是在忽悠你。

此外,不同色域对应的应用领域也不同。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即使是45% NTSC色域的屏幕也足够了。专业人士就不一样了,因为色域覆盖越广,显示的颜色就越多,尤其是使用相近颜色的时候。如果色域不够高,很可能显示为同一个颜色,没有区别。但如果色域足够高,就可以分辨出相似的颜色,这就是高色域显示的意义。

总的来说,sRGB色域基本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NTSC实际上对应的是广播电视标准;AdobeRGB包括sRGB(计算机常用的色彩范围空)和CMYK(印刷常用的色彩范围空),因此更适合摄影、设计、印刷、出版等专业领域的用户。DCI-P3色域是数字电影行业的技术标准,普通用户基本没必要。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开始支持DCI-P3色域。本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原则,不用也没关系。

第三,色标。用过多显示器的朋友都会有一种感觉,即使两个显示器的色域相同,最终显示出来的色彩效果也会不一样。这一方面可能是色温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自然是颜色准确。

一般我们以δE值作为参考,主要使用Spyder工具下的48色校准进行测试。以下图标是笔记本电脑屏幕的颜色标准值。可以看到右边是测试的48种不同颜色,相邻的左边单元格是Delta E值。该值越小,显示器显示相应颜色就越准确。

知道了判断机制,可以试着自己分析一下上图反映的显示屏的色标表现。哪种颜色更准确?

以前笔记本电脑屏幕的δE值基本在3-9之间,但是最近一年,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开始注重屏幕色标的调整,所以很多笔记本电脑屏幕的色标平均值达到了专业显示器水平,也就是δE平均值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当然是色标越高,但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即使δE的值大于2,也不用担心。因为δE的值在1.6到3.2之间,人眼基本分辨不出色差。但是,如果在3.2和6.5之间,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看出区别。在6.5-13之间时,普通用户可以感知到色差。如果在13-25之间,用户可以清晰判断不同音调的表现;如果超过25,就是严重的偏色,有可能红色呈现紫色或者其他颜色。

所以,至于色标这个参数,我们不需要太纠结。目前主流笔记本电脑屏幕的色标基本都在9以内,属于正常色标范围。但是在越来越多的高色标屏幕出现后,用户的感知和体验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最后,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尺寸的匹配是很多人没有关注的领域。

高分辨率是屏幕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分辨率越高,屏幕显示效果越细腻,用户感知越高。但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屏幕尺寸而言的。尤其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为重要。

比如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小于等于14寸的时候,其实最好的分辨率适配是1080P。如果超过1080P,则需要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调整放大显示比例。这时候如果遇到不合适的软件,整体观感会很不舒服。

15.6寸、16.6寸、17寸屏幕更适合2K分辨率。此时,如果分辨率为1080P,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屏幕的颗粒感。然而,如果分辨率是4K,100%的显示屏不够大,看起来仍然不舒服。

其实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都用4K分辨率,通过显示变焦来保证用户的视觉体验,这其实有待商榷。从实际体验来看,其实4K分辨率至少需要27英寸的显示屏才能达到更好的观感,而31英寸以上才是最适合的尺寸。因此,笔记本电脑上的4K没有令人信服的必要性。不过,高分辨率毕竟是全屏技术升级的大势所趋,还是本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原则,所以既然有了,就不用太纠结了。

结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特征,笔记本屏幕还包括诸如面板材料的特征。但随着近年来IPS屏幕的流行,笔记本电脑不再以此为主要卖点。此外,全新的面板技术,如Micro LED、Mini LED、AM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正逐步应用到笔记本电脑上。同时,为了延长笔记本电脑的续航时间,低功耗显示器的应用趋势也开始显现。因此,未来笔记本电脑屏幕的演变仍然是笔记本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而用户在选择笔记本时,除了关注处理器、显卡等硬件外,屏幕质量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