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博营销的目标有哪些 微博营销成功的企业案例

种草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利用好平台,找对方法,种草拔草?7.品牌加码社交营销室如何借力社交平台引爆营销?在“短视频×行业”的深度融合中,品牌如何利用短视频打造爆款产品,突围红海?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2 05:17:31

种草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利用好平台,找对方法,种草拔草?7.品牌加码社交营销室如何借力社交平台引爆营销?在“短视频×行业”的深度融合中,品牌如何利用短视频打造爆款产品,突围红海?

围绕“种草-除草”的各个环节,金触点2019全球商业创新峰会特别设置了“短视频与社交营销”在版块中特别邀请了微博、小红书、淘宝直播、梁大侠、AdMaster、快美、Tisu、楼氏等商业操盘手和负责人,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与业界共同探讨短视频和社会化营销的方法论和趋势。

谈社会化营销,微博是首选。在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微博如何借助平台特性帮助品牌引爆营销?峰会上,微博客户市场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张馨心分享了关于“引爆”的内容。

微博客户市场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张馨心

今年双十一,李佳琪、Viya等直播主播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微博主播播放量超过1万次,吸引网友观看过亿次。这是微博成熟的内容生态、完善的社交体系和利益聚集的庞大用户群体所驱动的。

微博在社交领域已经开拓创新了十年。现在已经布局64个垂直领域,致力于精耕细分市场;同时通过人群拓展、区域拓展、产品革命,帮助成熟品牌突破天花板。张馨心说,人群扩张和地域扩张是有天花板的,所以更多的企业做产品革命,发现明星产品,培育成现金流产品。培育明星产品,品牌和用户互动,打造产品事半功倍。

在新的品牌营销中,通过明星-—KOL,层层破圈,并打通公私域流量,快速占领用户心智,破圈实现一夜成名。其间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公、私、场流量,不断积累粉丝,实现红海突破。

以下是演讲实录

我今天分享的话题叫“引爆”。

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一方面是因为快过年了,希望过年的时候人们放鞭炮,带来一些新气象;另外我参加了行业峰会,有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参加。我发现,虽然他们的子类别不同,但他们对经济形势持悲观态度。作为众多企业中的一员,微博也面临着这样的市场环境。作为个人,我们很难改变整个环境,但我们不断思考,微博平台的特点是什么?哪些方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增长?所以我们选择“引爆”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平台上看到的,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引爆的案例。

1。微博的两大能力:热点引爆力和兴趣聚合力

分享之前,先说一下微博。微博里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是做什么的?以我们的双十一为例。双十一,我们发现微博网友一边剁手一边刷微博,把很多话题送上热搜。比如肖恩·肖半夜成为微博会员,被粉丝抓住送上热搜。有一个有趣的榜单分享给大家,这个城市叫“光头飞速”。这个秃就是秃了。上海是个光头城市,上海的IT人都很同情。其次是北京和广州;二是光头人群,70后,80后,90后。注重假发的人,不仅仅是注重功能性,更是想突出自己的个性。如果不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看到这样的变化。

淘宝和天猫的直播是连在一起的。今年有上万场直播,6000多位名人参与,其中李佳琪和维娅相继登上热搜。克劳利的数据对比了微博中的讨论量和淘宝、天猫的销量,发现排名前五的品牌在顺序上非常相似,可见微博是最好的种草地。这与微博的特性密切相关。

一个是热点引爆力,一个是兴趣汇聚力。

热点引爆力可以帮助品牌赢得额外流量。利益的趋同导致了微博中众多亚文化的形成。微博现在有64个领域的深度运营,其中33个运营月阅读量超过100亿。因为兴趣而聚集的亚文化圈,给了市场从业者一个机会去做市场细分,更有创意地触达。

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资深品牌。它曾经出了一个产品,小明,是次要的。它把信息导向关注二次元的人群,瞬间在这个人群中形成共鸣。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创新和STP,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市场。微博的“双十一”之所以被热议,是因为微博有4.97亿的月活,57%的用户在三四线城市,可以支撑品牌战略,这也是很多品牌主把微博作为必要的营销阵地的原因。

其次,微博中98%的人都是扒手,其中64%的人购物花费更多,81%的人年龄在35岁以下。这些特点使得企业选择微博作为主要的营销阵地。

今年双十一有9位名人销售额过亿,其中雪莉和张大奕都是在微博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当天实现了3亿元的销售额,同时不断刷新双十一销售额。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特别擅长微博公私域的管理,非常重视粉丝的管理,经常给粉丝让利,和粉丝互动。如果粉丝喜欢该内容,他们就会转发,这使得他们在公共领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并不断扩大粉丝群。当然,他们会继续使用微博营销工具,更高效地获取流量。因为公域和私域都有流量,所以双十一可以一次次刷新交易记录。

2。微博如何协助品牌引爆营销

微博的特点如何帮助企业?从企业的角度来分享一下吧。

说到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很多广告主都处于成熟阶段。经过成熟期的不断培育,产品成熟,品牌知名度很高,市场份额比较稳定,渠道管理非常健全,人才储备非常雄厚。但同时也面临着增长缓慢、竞争激烈、利润太薄的挑战。

应对策略无非就是

人群扩张,地域扩张,产品革命

。人群扩张和地域扩张,下沉到三四线城市,选择年轻化,有一个天花板,于是更多的企业进行产品革命,发掘明星产品,培育成现金流产品,让企业的收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每个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我看过一个调查,75%的新产品失败。我们看到的只有25%。如何才能保证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欢?新产品上市后,如何保证消费者看得懂,一夜成名,实现突破?以下是一些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张大奕,一个出生在瑞丽的平面模特。她早期就建立了自己的微博账号,双十一销量已经超过3亿。她是怎么成长的?她有一个与芝麻街联合命名的想法。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她直接问粉丝。她在微博有很强的粉丝基础,账号有1100多万粉丝,一个小号有200万粉丝。很多粉丝看到问题就积极参与建议,比如手机壳,还有很多粉丝投票,让她知道哪些产品受欢迎,共同创作后推出的产品基本都是卖的节奏。据说截至11月13日,她已经卖了37000元,是和粉丝共创的典范。有人说,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网络名人。我想说,她不是第一个这样尝试的人。很多企业也做这样的事情,比如百年白酒品牌泸州老窖,故宫淘宝,都是利用社交平台直接和网友交流,然后开发爆款产品。

产品开发出来后,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让消费者了解并喜欢上新产品。这是一个挑战。对此,我想分享一下华为Nova5的案例。首先,他做了一个“校园Vlog大赛”,围绕大学生喜欢的话题制作视频,比如社团的知名度,围绕话题制作12个视频,利用微博触达大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之后又找了四个明星,利用他们的影响力破圈,实现引爆。这里关注一个数据。其实他只定制了12个视频,但这12个视频引发了校园追踪。3000多个原创视频在网上传播,甚至有300多位明星和KOL自发参与其中。而且很多网友都上了华为的官微网站,亲切地称呼阿华爸爸,感谢阿华爸爸让他们看到了爱豆的日常生活和平时看不到的一面。与网友产生共鸣后,让网友对爱豆的喜爱转化为对品牌的喜爱。

这个案例体现了微博的第三个特点,即微博领域。微博里既有企业,也有消费者,用Vlog大赛引起共鸣,用明星破圈引爆。还有一个更难的命题:产品没有创新,变化不大。如何在红海取得突破?以杰克琼斯去年的双十一活动为例。他先让产品推广信息到达粉丝手中,引起粉丝追捧,然后和明星艾伦一起破圈,实现引爆。在此期间,利用微博和天猫开通的U微计划,可以看到消费者是否加入购物车,是搜索还是购买,从而提高闭环效率。利用公域和私域的相互加持,杰克·琼斯14分42秒破亿。

微博还有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工具,就是利用自己的粉丝影响力和代言力,不断扩大粉丝群,培养死忠粉丝。北大老师陈春花有一组数据:

一个粉丝的转化率是非粉丝的5到6倍,粉丝的购买率比非粉丝高30%。这就是微博里粉丝的力量。只有用心经营粉丝,不断和他们对话,才能达到四两次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利用微博的特性帮助企业引爆。在引爆过程中,通过与粉丝的直接互动,打造消费者喜欢的产品,让奇点成为爆点;一个新产品发布,就会做出丰富的内容矩阵,打破圈子,一夜成名。在红海的时候会利用公私域的特点,不断积累粉丝,实现红海的突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