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B系列主板一直是同代中最畅销的芯片组产品。B5系列作为入门级平台,参数比Z7、H7系列低,但比Z7、H7系列好,卖得好是自然的。B(商用)系列最早是从B75开始的。当时因为配
英特尔的B系列主板一直是同代中最畅销的芯片组产品。B5系列作为入门级平台,参数比Z7、H7系列低,但比Z7、H7系列好,卖得好是自然的。
B(商用)系列最早是从B75开始的。当时因为配备了SATA 3.0接口,价格非常有优势,很快就越过H61和H77的势头成为明星芯片组,E3 1230 V2力推B75。从那以后,厂商对B75、B85甚至后来的B150产品都非常重视,虽然一开始英特尔大概也没想到商用主板会在家用领域大放异彩。
作为一款大众化的芯片组,厂商当然会针对这部分游戏玩家推出相应的高端游戏主板,就像我拥有的两款主板,技嘉Gaming B8和华硕ROG STRIX B250F GAMING。
因为是B250高端主板,价格肯定没那么低。技嘉游戏B8接近1K,华硕ROG STRIX B250F游戏1K左右。两块主板相差100左右。
作为两大厂商针对游戏玩家推出的B250主板,互相比较也不为过~
还是看细节。比如内存插槽部分,技嘉为了更好的保护,在插槽上加入了金属保护,不仅加固了插槽,还可以防止信号干扰。
华硕这边缺少金属保护槽,双通道组合也没有颜色区分。懂硬件当然没问题,但对小白来说,就难了,而且这一点做得不够细致。
主力B系列主板不支持超频(虽然B85一度超越,但后来英特尔封杀了),所以我就随意说说电源,技嘉7相,华硕9相。
接下来是PCI-E插槽。同样,Gigabyte使用了与内存插槽相同的金属加固和抗干扰处理。另外,技嘉有三个PCI-E插槽,所以主板的可扩展性大大增强。同时安装PCI-E SSD和独立声卡也没问题。
华硕已经用金属包裹了其中一个,而另一个还在裸奔。处女座的意思是鸭梨山山。
接下来是SATA接口,因为B250芯片组支持六个SATA接口,两个主板都有六个,但是华硕的都是均匀分布的。
技嘉虽然挤在一个地方,但是有两种姿势,四个站起来,两个摊开。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轻松应对设计不佳的底盘。
音频部分,可以说是最玄学的部分,其实和技嘉的Realtek ALC1220一样,虽然华硕还说是ROG SupremeFX S1220,那我就到此为止了。
跳线接口上,华硕的色调一样。
千兆里的跳线接口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方便连接跳线。
最后当然是比较I/O接口。两块主板的接口都差不多。基本上也是用USB3.1 Type-A,USB3.1 Type-C等新接口。两款主板的I/O接口主要区别是华硕有DP接口,技嘉有魔声USB接口。
两款主板的对比到此结束。两款主板互有优劣,但华硕的主板比较保守。各方面都和上一代主板一脉相承,除了ROG多开了一个系列,下放到B250。
技嘉也是延续了上一代的特点。也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升级,使用了上一代高端板的插槽保护,音频同步升级。最有特色的是主板灯光的升级。虽然主板的配色是黑绿色,但是灯光是RGB照明,不再是单调的绿色。除此之外,主板侧面还有可定制的DIY灯条,可玩性相当不错。如果你喜欢玩个人配置,我推荐千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