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操作运营是目前运营岗位中比较成熟的一个岗位,和用户在运营这个岗位的时候做什么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从各种运营书籍和课程来看,活动运营的定义是比较统一的。结合我
什么是主动操作
运营是目前运营岗位中比较成熟的一个岗位,和用户在运营这个岗位的时候做什么没有那么大的区别。
从各种运营书籍和课程来看,活动运营的定义是比较统一的。结合我个人的想法,如下:
活动运营是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规划和执行活动来提高运营数据指标的运营手段。
注意几个关键词:目标、计划与执行、数据推广、运营手段。
02
活动操作的特征和价值
活动和其他运营手段相比,爆发力更强,更易短期达成某个运营指标;活动有时效性,活动之后数据可能会回落甚至下跌;活动能更好地链接产品和用户,强化用户的体验;这个需要重点说明,比如产品的某个功能使用率一直不理想,除了功能本身问题之外,可能是用户对于这个功能并没有感知。通过对应功能的相应活动,简单如使用后获得积分红包,是可以短期内提升用户在该功能的使用率的。如果产品功能能很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则用户可能会养成长期使用该功能的习惯。活动也能强化对品牌调性的表达;参考网易云音乐—杭州地铁:成熟的活动,可以发展成固定的产品功能甚至孵化出某个产品;从拼多多小游戏到前段时间大火的网赚类应用,完美印证了这一点。
[S2/]03
活动的四个基本模块
每个模块需要做什么如图所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团队在其他细节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这不是标准答案。
04
具体的发展过程
同样,开发流程也因公司和团队而异,小团队的交互可能直接通过视觉设计完成,也可能产品和运营都完成。这不是标准答案。
以上,本文先介绍一个大概的思路,让大家有个印象。后续每篇文章都会有更深入的解释。
先说新人入门的典型问题。我经历了这三点:
没人带,不知从何说起
这个问题不仅仅体现在活动运营上,大部分岗位的新人都有类似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我之前的老文章系列:关于成长的思考。这里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不自信,对未知职位充满恐惧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生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该岗位,对工作内容也有恐惧感。
其实对于产品和运营岗位,大部分普通人都是一点一点熟悉的,新人和新人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
相反,工作一段时间后,差距会逐渐拉大。
所以沉下心来工作,学会反思总结,一点恐惧都没有。具体可以参考我的系统解决方案:成长思维。
我太有野心了,我只想做一些很棒的活动
新人难免要从最基础的执行工作做起,比如跟进开发进度,写简单的文案。
这些基础工作是基本功的锻炼,也是与团队磨合的基础。
如果连基础工作都没做好,老板怎么敢给你复杂的活动?这就好比基础不牢怎么建高楼。
618、双11等典型活动的操盘手,都是在小项目中磨练成长起来的。
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除了心平气和,往往还要吃点亏才能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