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甚至成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家乡风味”。不同于其他菜系,其他菜系讲究“色香味”,但臭豆腐讲究“气味”。但正是因为它的气味,有人
臭豆腐“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甚至成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家乡风味”。不同于其他菜系,其他菜系讲究“色香味”,但臭豆腐讲究“气味”。但正是因为它的气味,有人认为臭豆腐是用粪便或污水做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臭豆腐一般情况下,臭豆腐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卫生的。
臭豆腐最关键的一步是“卤水发酵”。只有这一步处理得当,做出来的臭豆腐才好吃。不同的企业用不同的方法制造盐水。有些商家会将稻草和肉露天放置几个月,让它们腐烂发酵,以获得含有各种微生物的发酵液。
有的商家会用竹笋、菜心、野苋菜等植物进行长达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发酵,以获得制作臭豆腐的卤水。做臭卤水很麻烦,一般人做的不一定好吃。
将豆腐放入发酵的盐水中。盐水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分解豆腐中的有机物。因为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会产生一些氨和含硫的化合物,比如粪臭,会散发出一种腐烂的味道。事实上,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种微生物,微生物也能分解人体肠道内的有机物。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含硫化合物。这些物质和发酵臭豆腐产生的物质几乎一样,所以臭豆腐会有“粪便”的味道。
也正因为如此,网上有人盛传臭豆腐将由粪便制成。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的粪便中不仅含有多种微生物,而且这些微生物对豆腐的发酵未必有帮助。如果用粪便做臭豆腐,只会增加臭味,不会增加香味。
臭豆腐的风味来源是大量的醚类、醇类、酯类等挥发性分子。是豆腐在盐水中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物质构成了臭豆腐的风味。
从技术角度来说,虽然各商家制作臭豆腐的方式不同,但是正规商家都不是用污水或者粪便来制作,而是用卤水来制作。
为什么食物的气味会受到人类的追捧?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追求“色香味俱全”的食物。那么,为什么有臭味的食物会受到人类的喜爱呢?
事实上,色香味俱佳的食物一般意味着食材新鲜。长期吃新鲜食材的人比长期吃腐烂食物的人更容易存活,所以需要颜色和味道的基因更容易遗传。散发臭味的食物一般都是严重变质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多种致病菌,不利于人类生存,所以喜欢臭味食物的人更容易被自然选择淘汰。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臭味的食物会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比如臭豆腐,鲱鱼罐头,爱斯基摩腌海雀,据说臭到让人晕倒。
据专家介绍,人类爱吃有臭味的食物,很可能是出于无奈。虽然新鲜的食材更安全,但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买到新鲜的食材。比如冰岛常年低温,农牧业发展困难。它只能靠捕鱼为生。钓鱼是非常危险的。当地有句话叫“父子不能同舟”,形容的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高度。你也可能从捕鱼中捕获鲨鱼。鲨鱼肉非常难吃,但冰岛人不愿意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食物,于是当地发明了一种腌制鲨鱼肉。虽然难吃,但他们也无能为力。
爱斯基摩人常年生活在北极。在北极,只有在夏季食物才会充足,因为许多矮脚海雀会迁徙到北极产卵。爱斯基摩人想利用这个季节储存一些食物,腌制海雀就是他们发明的储存食物的方式。虽然腌制的海雀很难吃,但是在食物匮乏的季节却不得不吃。
中国古代没有冰箱,发明了很多储存食物的方法,包括很多有臭味的食物,比如臭豆腐,桂鱼。
虽然臭的食物很臭,但在那个年代,臭的食物也是能量的来源。当地人不得不吃,久而久之就成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但外地人完全无法接受。比如我们可以接受臭豆腐,但不能接受鲱鱼罐头。能接受鲱鱼罐头的,不一定能接受臭豆腐。
其次,很多臭的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在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氨基酸和一些味道鲜美的小肽,这些都是美味的来源。我们的舌头可以分辨新鲜的味道,但是没有气味接收器,所以臭的食物也可能尝起来很好吃,这也是臭的食物能够普及的原因之一。
这些年来,虽然我们储存食物的手段有所改进,不再需要通过腌制食物来储存食材,但这些已经形成了人类的味觉记忆,并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