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利图亚湾海啸堪称世界“魔鬼海啸”。它曾掀起524米的巨浪,时速150公里,威力不亚于核弹在水中爆炸。由此可见海啸的威力有多可怕。地震带上的区域也是海啸
195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利图亚湾海啸堪称世界“魔鬼海啸”。它曾掀起524米的巨浪,时速150公里,威力不亚于核弹在水中爆炸。由此可见海啸的威力有多可怕。
地震带上的区域也是海啸的多发区。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海啸爆发区域几乎与地震带一致,所以直到美国发生8.3级地震后,才引发了史无前例的海啸危机。目前全世界有记录的破坏性海啸约有260次,所以平均每6到7年就会发生一次,其中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约占80%,而日本海域约占环太平洋地区地震海啸的60%。也就是说,日本就是全世界。
说起海啸,大多数人记忆最深的是2011年的日本海啸。当时,日本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8.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然后,迅速引发高达10米的海啸,最高点达到23米。它袭击了日本东北部的12个县,造成近3万人伤亡。这次海啸的威力没有往常那么强。毕竟日本仙台机场的巨型机器让人难以抗拒。即使是现在,这场海啸仍然让日本数万人流离失所,甚至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事故,甚至导致了中国的抢盐风暴,影响深远。日本这次海啸的威力足以跻身世界十大海啸之列。
对此,很多人想知道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的主要成因直接影响海啸的规模和破坏力。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引起的破坏性波浪。地震海啸通常是海底的第一次地震,随着海底地形的快速升降,引起海水的强烈扰动。
海啸根据破坏距离可分为本地海啸和场外海啸。日本海啸危机多属于局部海啸,主要是指地震和海啸爆发时距离受灾区域较近,因此地震引起的海啸波到达海岸的时间会缩短。在这种情况下,留给海啸预警的时间根本不足,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灾难。
异地海啸主要是指跨洋或者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海啸。海啸的波速一般高达每小时700多公里,它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越海洋。波长可高达数百公里,但传播到数千公里外,能量会逐渐降低。这也叫跨洋海啸,比如2004年印尼爆发的海啸。
印度尼西亚海啸,又称南亚海啸,发生在南亚。这是过去两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海啸灾难。当时9.3级的地震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和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次海啸的威力直接位列全球十大海啸之首。
但面对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利图亚湾海啸,还是略逊一筹。虽然它造成的地震规模比不上印度洋海啸,但它引发了山体滑坡,直接导致数千万立方米的岩石和冰块迁移,从而引发了524米高的海啸。这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海啸,直接颠覆了海洋学家对海啸的原有认知。为了证明海啸有多可怕,俄罗斯国防部曾经试射了一枚名为“海神”的超大型核动力鱼雷。根据测试视频可以看到,一个航母战斗群瞬间被消灭,爆破的威力足以掀起几百米高的巨浪,威力堪比海啸。
事实上,海啸的威力与其产生的体积密切相关。海啸形成后不久,漩涡中间会形成凸起的水体,也被科学家称为“水山”。瞬间,水山的高度可以随着震级的升高而再次跃升,但当海啸向四周扩散时,浪高会降低,波长至少可以延伸数百公里。当时美国的利图亚湾海啸也是如此。它是阿拉斯加东北部的一个峡湾,是一个T形的封闭海湾,宽约2英里,长约7英里。内部产生的海啸波由于被峡湾两侧的山脉阻挡,无法水平传播,只能依靠山脉的高度延伸,从而形成了历史上524米高的海啸。
平时预留一些应急的尝试,危险发生时你会有更多自救的机会。说到这里,你可能对海啸还是感到陌生和遥远,因为我们常年生活在内陆地区,几乎没有经历过海啸,所以很难感受到海啸带来的巨大危害。然而,我们仍然需要了解海啸。如果你正在海边旅行,当你收到海啸警报或发现大面积海水突然异常退潮时,应尽快远离大海。如果不慎落水,要尽可能抓住泡沫板、木板等较大的漂浮物进行自救,可以有效避免呛水窒息,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意外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多储备一些应急常识,这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更多自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