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帝胤禛死后,葬于泰陵,位于清朝西陵。葬于西陵的清朝皇帝有四位,分别是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和光绪帝。一般来说,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性格、喜好决定了墓中陪葬品的数量
清朝雍正帝胤禛死后,葬于泰陵,位于清朝西陵。葬于西陵的清朝皇帝有四位,分别是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和光绪帝。
一般来说,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性格、喜好决定了墓中陪葬品的数量和高贵程度,是决定墓是被盗还是被记的主要原因。
毕竟有句话说的挺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众所周知,清代的东陵被盗破坏严重,而清代的西陵却相对完好。为什么?
因为,这些在清西陵生活过的皇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穷!比如雍正帝,虽然他想方设法让清朝越来越富,但是他节俭、铁血、厌奢。
嘉庆皇帝,一个啃父族,没啥本事。到他死的时候,从小沈阳挖出来的钱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道光最大的特点是他很吝啬,他想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光绪皇帝临死前沦为阶下囚,最后被老佛爷下了砒霜。自然,他不能带着任何价值被埋葬。
另一方面,在清朝的东陵,居住着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和他的母亲慈禧太后。看,这些高手,最大的特点就是会“造”会“造”!
尤其是号称“花钱三人”的康熙、乾隆、慈禧,最让盗墓贼兴奋。
除了以上主要原因,清代没有人盗掘雍正墓,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泰陵有常驻驻军。清末王太后玉龙与袁世凯政府谈判时,“大皇帝退位后,其皇家祠堂、陵墓4座,将永远供奉,共和国将选派禁卫军妥善保护”。
作为先决条件,写入清算所优惠条件,并经袁世凯批准,双方签订协议。
第二,泰陵独特的地形。雍正生前信奉道教,独辟蹊径,亲自选址泰陵之地,耗费人力物力,建成了清代西陵的主要总格局。
此地是“干坤聚其美,阴阳相合之地”,与道家的天地之说不谋而合。
所以雍正帝的陵墓让盗墓贼不愿意也没能力去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