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为何没有生孩子?

向敬之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弄清楚孝庄太后是否真下嫁多尔衮。我们不能因为史料记载顺治帝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就认为孝庄和多尔衮演过一曲寡嫂嫁给小叔的清宫绝恋。
后世争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8 01:42:14

向敬之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弄清楚孝庄太后是否真下嫁多尔衮。我们不能因为史料记载顺治帝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就认为孝庄和多尔衮演过一曲寡嫂嫁给小叔的清宫绝恋。

后世争论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事情,主要因明遗民张煌言《建夷宫词》十首,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加之,多尔衮强迫顺治帝尊其为“皇父摄政王”;蒋良骐在《东华录》卷六也记载多尔衮的罪状,“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凡进呈本章旨意,俱书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此外,满洲也有“兄死,弟娶其嫂”的旧俗。

多尔衮

多尔衮僭越皇权,确实不假,但对于太后下嫁一说,有人说不!

清史大家孟森在《清初三大疑案考实·太后下嫁考实》中指出:

(1)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 “仲父”“尚父”“相父”之意,如周武王称姜尚为尚父、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蜀汉后主称诸葛亮为相父,不足为据。

(2)张煌言是南明尚书、抗清将领,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与郑成功合作连克安徽二十余城,即便归隐被俘后誓死不屈,所作诗句难免有对清朝怀有敌意而以宫闱丑闻来诽谤之词,“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定论也”。

(3)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多尔衮有名分可查的六妻四妾,只有继妃朝鲜李氏给他生了一个独生女儿东莪,他去后宫自有玩婚外生子的想法,故而不会打生过三个女儿的寡嫂的主意。

孝庄文皇后像

不仅如此,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在《清宫疑案正解》中,也重点谈论了孝庄太后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一事,并对此事的由来做了一个梳理:

“‘太后下嫁’说,自民国以来,沸沸扬扬。小横香室主人的《清朝野史大观》,民国五年(191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书中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下嫁贺诏》《太后下嫁后之礼制》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之事,并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也’!民国六年(1917年)五月,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蔡东帆(藩)的《清史通俗演义》,其第十八回目《创新仪太后联婚,报宿怨中宫易位》的上半回,说的就是‘太后下嫁’。民国八年(1919年),一位作者署名‘古稀老人’写了《多尔衮轶事》,书中的《太后下嫁》条,谈到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摄政下“危如累卵”,太后认为“非有羁縻而挟持之,不足以奠宗社于泰山之安,故宁牺牲一人,以成大业”。而多尔衮‘涎太后之色’,常入宫禁。太后为了‘卫我母子’,‘两人对天立誓,各刺臂作血书,互执一书’,以为凭证。特别是书中安排太后诈崩,在举行隆重丧礼后,再以皇帝乳母身份嫁给多尔衮,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王浩沅的《清宫十三朝》(又名《清宫秘史》)由文业书局出版,书中描述多尔衮与皇太后相恋事,如《种情根巧救小玉,偿夙愿亲王大婚》《槐树荫中窥嫂浴,荷花池上捺叔腮》《香衾卧娇艳经略降清,宫内候兄安亲王戏嫂》《建新仪摄政娶太后,名打猎姊妹嫁亲王》等,而布木布泰名‘大玉儿’、其妹名‘小玉儿’,则是王浩沅的乱编之一。此外,还有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等。总之,太后下嫁之事,野史流布,遍及民间。”

阎崇年针对孝庄下嫁多尔衮的十二种民间说法,逐一进行了反驳,因此说:“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既无文献根据,也无档案依据。从目前清史研究的情况看,既没有过硬的材料证明太后下嫁了,也不能完全消除关于太后下嫁的疑问。所以,300多年来,直到今天,孝庄太后下嫁一直是清宫中的一桩疑案。”他认为:“皇太后布木布泰同摄政王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

孝庄下嫁多尔衮一说,都不能成立,那么怎会有生子一问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