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梁镛:天下风云出我辈,虎啸龙吟上九霄。
在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赶赴少林寺营救任盈盈的时候,曾和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有过一次比武,当时任我行咄咄逼人,招式凌厉,而
古梁镛:天下风云出我辈,虎啸龙吟上九霄。
在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赶赴少林寺营救任盈盈的时候,曾和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有过一次比武,当时任我行咄咄逼人,招式凌厉,而方证大师施展了一套掌法,防守严密,将任我行的凌厉招式一一化解,任我行忍不住惊呼一声:千手如来掌!
那么,任我行作为日月神教中人,和方证大师此前并无交集,他是如何知道方证大师所施展的武功,正是千手如来掌呢?
古梁镛详细分析!
《笑傲江湖》方证大师
日月神教和中原武林名门正派争斗已久,任我行因此知道部分少林寺武功
在武侠世界,江湖险恶,门派森严,一个人如果想在武林中扬名立万,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拜入名门,得高手传授武功,就和现在的人考大学一样,考入实力雄厚的名牌大学,出来之后进入社会工作,也更受欢迎。
第二种途径,就是得世外高人传授武功,不过这种几率非常小,因为一方面世外高人稀缺,另一方面就是世外高人性格都比较孤僻,未必会轻易传授别人武功,这点和名门大派不同,名门大派最起码有一些基础功夫在本门本派是公开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入门功夫”,类似于广播体操。
《笑傲江湖》任我行
回归《笑傲江湖》武林世家,很明显,任我行也有自己的师傅,方证大师同样如此,根据《笑傲江湖》描述,日月神教是名门正派眼中的魔教,两方争斗由来已久,那么,任我行的师傅也就有可能和方证大师的师傅有过交手,而方证大师的师傅有可能也施展过千手如来,如果按照这个猜测,那么任我行看出素未谋面的方证大师施展千手如来,也在情理之中。
冲虚道长和方证大师
少林寺武功源远流长,在江湖中辨识度非常高
对于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特殊的武功这件事,古梁镛相信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对此颇为怀疑,比如一个人的手掌就那么大,那么个形状,为什么同样打一掌,江湖中就可以根据其受伤状态判断出这是那个门派的掌法,甚至是哪个人所打。同理,又有谁能解释,少林寺龙爪手和江湖龙爪手、鹰爪手有什么不同?都是用手指的,都是抓、戳、勾、捏,它怎么就能根据死者伤口判断是那种武功招式呢?
很明显这是不切实际的。
少林和尚
在金庸武侠小说世界,少林寺一直是中原江湖武林正道的领袖,虽然少林寺是由达摩老祖创建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传,武林门派兴衰交替,少林寺以寺庙的特殊身份却得以让其功法相对完整的传承了下来,久而久之,就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少林寺易筋经,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更是家喻户晓。
千手如来掌作为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被任我行认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金庸武侠小说少林寺代表人物:扫地僧
武侠小说情节设定
为什么任我行认识千手如来掌是武侠小说情节设定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正是很多武侠小说惯用的一种描述手法。
看武侠小说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在和别人交手后忽然识别出别人的武功来路,进而有很大的概率会化干戈为玉帛,甚至有可能意气相投,坐下来一起喝一杯酒,这在武侠小说中是表现江湖人士豪迈的一种写作手法,如果认认真真去推理我们会发现,这根本就不符合逻辑。
少林和尚
正如古梁镛前文所言,武林中门派林立,门规森严,加之古代交通远不如现代方便,普通武林人士根本就没有闯荡天下,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的这种实力,这就决定了这个人的见识有限,同理而论,他又怎么可能和别人一交手,就能知道别人的武功来路呢?要知道每一个人肯定至少学好几种武功招式,施展的时候肯定也是灵活运用,这样一来,想通过别人的武功招式判断其门派可谓难上加难。
所以说,在《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认识方证大师的千手如来掌,根本就是情节需要,同时展示一下任我行见多识广,方证大师修炼千手如来掌深不可测的目的。
谢谢大家。
欢迎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古梁镛原创!
喜欢的记得转发+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