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老人到八十岁智商就喝三岁孩子差不多。三岁孩子要天天吃冰淇淋,在游乐园呆着不回家,成人会答应吗?应该不能。可八十岁老人的无理需求大家就认为不能拒绝,就是因为中国几千
说实话,老人到八十岁智商就喝三岁孩子差不多。三岁孩子要天天吃冰淇淋,在游乐园呆着不回家,成人会答应吗?应该不能。可八十岁老人的无理需求大家就认为不能拒绝,就是因为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孝道标准像个绳索把不再年轻的儿子捆绑进深渊。
古代人寿命短,老人活到七十是很少的事情,也就是说智商还没有退化到幼儿期,他们就回归循环了。儿女床前尽孝的时间不会有现代社会这么漫长。就是以孝治世的时代,也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现代医学与福利让老人活到九十都轻松,可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的父母,本身就很难有质量,更何论八九十岁老人的智力退化带来的干扰与损伤。
孩子当初又哭又闹,父母还会给他们送到幼儿园;那八十岁的老人能否学习呢。有人说敬老院养老机构不放心,老人生活没有质量,把老人送进去被别人指摘。其实就是大家都存着这份观望,让养老机构不能由资本的力量推动成长。大家父母都在养老院,那就是社会群体关注聚焦的地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就会有社会地位,养老服务就会人性化标准化。
意识的发展有时候是跟不上现实的发展的。孝没有错,孝行的标准需要进化。
当每一个家庭都被一个或两个老人拖进深渊,老人就成为老害,反是违背了孝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