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在皇帝驾崩后去哪了?

皇上驾崩,甄嬛将四阿哥弘历推上皇位。细心的观众突然发现:主持皇上葬礼的苏培盛,却再也没露面。
于是,各种猜测出现了:苏培盛最终去哪儿了?
△、苏培盛最后的身影是在雍正的葬礼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01:48:04

皇上驾崩,甄嬛将四阿哥弘历推上皇位。细心的观众突然发现:主持皇上葬礼的苏培盛,却再也没露面。

于是,各种猜测出现了:苏培盛最终去哪儿了?

△、苏培盛最后的身影是在雍正的葬礼上。身为老人精的他也利用的很充分。

苏培盛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懂得审时度势,明哲保身。

皇上驾崩,在短暂的悲痛过后,众人最关注的莫过于:谁才是皇位的新主人。

众人对继承人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苏培盛的目光自始至终关注熹妃。这时他密切注意形势,已做好见机行事的准备。

当然,在场最紧张的人当属四阿哥弘历。

因为目前有资格入局的只有两人:弘历,弘瞻。

弘历年龄适合、有资历,但只是熹妃的养子。

弘瞻年纪尚小,没有与弘历抗衡的实力。但弘瞻是熹妃的亲生儿子。

谁能最终登上这皇位,眼前最有话语权的是熹妃。

熹妃在宣布先帝的遗旨时,首先表明六阿哥弘瞻并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选,只有稳重而又有魄力的四阿哥才是最佳人选。

苏培盛自然也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当熹妃话音刚落,苏培盛立马随声附和:“熹贵妃所言极是”。

假设一下,如果熹妃说的是另一种结局。相信苏培胜一样会随声附合。

因为他明白现在的最高权力者是熹妃。

由于对全局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苏培盛在每一次的权力交替和变更中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苏培生这一随声附合,不但熹妃满意,最满意的应当是弘历。

因为除了熹妃,苏培盛无疑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弘历登基的人。

苏培盛的这一随声附和,既保持了和熹妃的步调一致,更联络了新皇弘历对自己的好感。

虽然这是苏培盛在《甄嬛传》中的最后一次露面,但他利用的很充分,做的也很到位。

△、苏培盛跟随雍正多年。有人说,苏培盛是和皇上陪葬了。

苏培盛跟随皇上多年,鞍前马后、为首是瞻。虽然后期暗投了甄嬛,但明面上还是皇上的贴身太监。

皇上驾崩,苏培盛全程主持的葬礼。但事后,苏培盛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人说他大半生都陪伴在皇帝身边,皇帝一死他自然也该去陪葬才对。

那么,苏培盛真的去为皇上陪葬了吗?

绝对不会。

清朝的确是有陪葬这一说。

据说多尔衮的母亲就是活生生的陪葬品,就连孝庄也差点为皇太极而陪葬。

但苏培盛不会。

①、雍正没有让苏培盛陪葬的遗诏。

电视剧中雍正皇死的太突然,一心想长生不老的皇上,据说有立四阿哥为皇太子的遗诏,但未必会考虑到陪葬的人选。

换句话说,雍正没有让苏培盛陪葬的遗诏。

②作为新皇,弘历不会下诏让苏培盛去为皇上陪葬。

四阿哥弘历登上皇位,苏培盛虽然没有话语权,但他首先表明支持。这也是向新皇表忠心的一种方式。

作为新皇,弘历肯定不会继续任用先皇用过的老人,但也决不会提出让苏培盛去做先皇的陪葬品。

弘历目前最重要的亲民,不会下旨让第一个表态支持他的人去为先皇陪葬。

③让苏培盛去为雍正陪葬,首先熹妃这一关就过不去。

其中的原因,众人都明白。槿汐和苏培盛为甄嬛帮衬极大,甄嬛决不会做这种负义之事。

由此看来,苏培盛陪葬仅是猜测,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性。

△、苏培盛晚年有了最好的结局:辞去职务,在自己府中安享晚年。

四阿哥登基,自然让熹妃成为了太后。

陪在她身边的是崔槿汐和小允子,并没有苏培盛什么影子!

作为扶持四阿哥登基的功臣,苏培盛明智地选择的退出玩了大半辈子的权力游戏。

剧中虽然没有明确交待,但在最后的一场戏中,小允子搀扶着甄嬛散步。

甄嬛说:“世间有几个好姐妹不易,得几个忠仆更难,槿汐、浣碧还有流朱都是,若没有这些忠仆跟随,死命效忠,恐怕我早就和华妃一般的下场了。

晚年的甄嬛想到了往事,第一个就说到槿汐。

甄嬛不会亏待槿汐,槿汐也绝不会背叛甄嬛。

甄嬛提到的三个忠仆,流朱、浣碧都是在剧中死的,唯有槿汐和苏培盛一样没有明说。

槿汐年纪长于甄嬛,在苏培盛退出历史舞台后,年纪渐老的槿汐也会离开老主人甄嬛。

苏培盛和槿汐是经过雍正认可的“对食”夫妻。槿汐自然是“嫁鸡随鸡”,陪着苏培盛安度晚年。

苏培盛有宅子有存款,足以让二人过着平淡但富足的日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