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师父到底有多厉害?

书中交代的说智真长老是当世活佛。前后指点鲁智深两次偈语,都能应验。
个人感觉,真长老也让鲁智深陷得太深了。最后的听到潮信而死的,大可不必。鲁智深也是过于迂腐了。
鲁智深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16:45:32

谢邀。鲁智深的师父智真长老是一位得道高僧,这样的人早就大彻大悟,往往一语成谶,宛如一个局外人静静的观赏着世间百态。鲁智深剃度之时,五台山文殊寺的其他僧人见他相貌凶残,又有命案在身,恐日后祸及山门,就劝智真长老不可剃度他。

智真长老力排众议,说鲁智深虽然时下凶顽,然久后正果非凡,众僧皆不如他。就这样,鲁智深遁入空门,成了名满江湖的“花和尚”。后来鲁智深酒后大闹五台山,搞得文殊寺鸡犬不宁,智真长老无奈将他打发到了东京大相国寺。

临走时,智真长老赠予鲁智深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这四句偈言准确的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下面我们逐一解读。

遇林而起:很多人觉得这个林指的是林冲,我认为不然,它应该指的是野猪林。众所周知,林冲遭高俅陷害,持刀误入白虎节堂,被刺配沧州,行至野猪林时,差点被两名押解公人杀害,得鲁智深及时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而鲁智深也因此得罪了高俅,被高俅派人缉拿,失去了立锥之地,从此流落江湖。遇林而起的意思就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后,彻底与朝廷划清了界限,开启了他草寇生涯的前奏,也是标志着他至此暴起于绿林。

遇山而富:这个一般没有什么异议,山指的就是二龙山。鲁智深和杨志夺了二龙山,从此占山为王,成为他人生咸鱼翻身的转折点。

遇水而兴:这也很好理解,水指水泊梁山。三山聚义打青州之后,鲁智深率领二龙山众头领入伙梁山,从此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旅途,也是他人生当中一次兴旺和升华的节点。

遇江而止:这个和第一句很相似,容易引发歧义,很多人认为江是指宋江,我认为是钱塘江。因为第二句和第三句毫无争议指的都是地名而非人名,鉴于排比统一,第一句和第四句也应当指的是地名。鲁智深听到钱塘江的潮信之后便圆寂了,这个止指的就是他生命的终结。

在梁山征讨辽国之后,鲁智深二上五台山,拜见智真长老,久别重逢,智真长老又送了他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个我们放在一起来说。

顾名思义,逢夏而擒就是鲁智深生擒方腊手下大将夏侯成,遇腊而执是活捉江南贼首方腊。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指的是鲁智深听见钱塘江上的潮信圆寂而死,这个和第一次四句偈言的最后一句逢江而止相吻合。要说这个智真长老真是一位大神,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准确无误的定位了鲁智深的一生,牛逼的一米。

西岳顽石~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