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被废的皇后?

中国历史上的废后
历史上有许多皇后被废。因为某些原因,如君主对皇后感情淡薄、皇后无子、皇后族属犯罪、皇后本人犯罪以及政治斗争、丈夫被废等等原因,被废的皇后或授予较低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21:01:18

历史上被废的皇后大概又几十位,本篇只列举几位代表性的吧。

因势而立,失势而废

1.从来都是政治牺牲品:郭圣通

东汉王朝第一位皇后,光武帝刘秀妻子,阳安思侯郭昌之女,真定王刘扬外甥女。

有流传这样一句话“娶妻当娶阴丽华”说得正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原配之妻,而刘秀的第一任皇后却另有其人。

郭圣通出身河北大族,父亲郭昌轻财好义,母亲出身真定王族,舅舅刘杨手握重兵。当刘秀顺利脱离更始帝刘玄,进入河北发展时,阻力重重,被当地人打得满河北跑。正在此时,真定王刘杨在刘植的游说下,决定帮扶刘秀,便顺势将外甥女嫁给刘秀,以婚姻作联盟。尽管刘秀深爱原配,但迫于形势,为了开拓帝业不得不娶了郭氏。

刘秀称帝后,其原配之妻阴丽华表示郭氏与刘秀有困厄之情,并生有儿子。因此让出了后位,而郭氏就成了东汉第一位皇后。可刘秀心中对原配愧疚之心更深,情感也更偏向阴氏。

刘秀彻底平定了天下,政权已稳固,再也不需要考虑郭氏一族的影响力了,他决定废后。刘秀以郭后“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为由,下诏废后。同时,立阴贵人为皇后。

郭皇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刘辅为中山王。改封郭氏为中山王太后,居北宫,以常山郡划给中山国,以奉养郭氏。郭氏一生皆为政治牺牲品,好在被废之后并未受到薄待,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2.被弄权为乐的母亲连累:霍成君

霍成君,西汉大司马霍光的小女儿,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任皇后。母亲是霍显,此人划重点。汉宣帝刘询即位后,钟情于相识于微时的原配妻子许平君,故封其为后。而当时霍光为三朝老臣,权倾朝野,霍光的妻子霍显就对此很不满意,认为只有自己的女儿才配做皇后。

于是霍显买通了女医淳于衍,让她在许平君分娩之时将她毒死。许后死后,霍成君就被送入宫,先当了一年的婕妤,第二年顺利册立为后。

刘询也不知道是真的宠爱霍成君,还是迫于霍光的权势装装样子,本来都还是相安无事,但霍光死后,刘询册立他与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太子。这件事又让丈母娘霍显很恼火,说这儿子是民间生的,身份低贱就成了太子,难道现在皇后生的儿子反而只是王?

霍显就开始教霍成君毒杀太子,然而屡次没有成功,最后霍显毒杀许后即谋害太子之事泄露,索性连同一帮人谋反了,结果全部被诛杀;同年霍成君被废,上林苑昭台宫。12年后再度下旨迁居,而霍成君接到旨意不久后便自杀了。

3.儿时阴影下的牺牲品: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她是顺治帝原配之妻,也是清朝第一位从大清门抬入的皇后。她与顺治的婚配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清朝初期的政权不稳定,要依赖蒙古部族的军事力量,在顺治年幼时期当时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就与孝庄太后一同定下了蒙古科尔沁部,也是孝庄的娘家侄女博尔基吉特·孟古青为皇后。

可皇后貌美秀慧但好奢华、性善妒,不忍受顺治与其他嫔妃相处,与顺治性格多有不和,顺治也因这门亲事是多尔衮定的而本能反感,于是在顺治十年,不顾满朝文武,及孝庄太后的反对,降皇后为静妃,并令其改居侧宫。而此后这位女子就在历史记录中消失了。

宫斗失败而废

1.引狼入室的唐高宗王皇后

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算得上众所周知了,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她显然是个宫斗失败者,面对的情敌竟然是一代女帝武则天。

因为李治宠爱萧淑妃,王皇后就突然想到了李治当太子时喜欢的那位武才人,于是头脑发热的引狼入室,相用武才人转移李治的宠爱。果然,李治是抛下了萧淑妃,但是却专宠起了武才人,王皇后倒成了个最佳红娘。

最后,王皇后因厌胜之术被废,实际上就是个典型宫斗失败者。

2.被动宫斗,无过被废:明宣宗原配胡善祥

胡善祥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结发妻,却一直不受待见。故事是这样的:

宣宗朱瞻基从小深得永乐帝宠爱,当时作为太孙的朱瞻基要选妃,孙氏10岁的时候经朱瞻基外婆彭城伯夫人推荐送入了皇宫抚养,她从小聪明貌美,和宣宗青梅竹马,很受宣宗喜爱,自然在选太孙妃时想选择孙氏。可是事情发展却出现了转机,皇帝朱棣就相中了济宁出身的一个百户的女儿胡善祥。皇帝直接下诏书册封其为太孙妃,而朱瞻基喜欢的孙氏则沦为嫔。

当时还是永乐帝当朝,宣宗自然没什么话语权。等到宣宗即位后,就一直谋划着怎么甩掉自己的原配之妻。可是胡善祥为人忠厚善良、天性贞一、举止庄重,无媚顺之态。而且宣宗的母亲很喜欢她,宣宗无奈也找不到什么理由。终于在孙氏诞育了他第一个儿子时,他想到了以无子为由废后;然而当时的群臣建议在等一等,皇后还年轻,而且还可以过继这个孩子为皇后之子。

宣宗很头疼,最后找了亲信游说,保证了废后后的待遇,最终胡氏自己递上了请辞文书,废居长安宫为道姑。宣宗当时心满意足,可年老提起时,也说“此朕少年事”,倒有些惭愧之意。

3.斗不过中年爱妃的明宪宗吴皇后

吴皇后,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少年时被朱见深之父明英宗选中为后。可朱见深当时非常宠爱迷恋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贞儿,对吴氏没什么兴趣。他继位时很想立万贞儿为后,可是两位太后都不同意,于是只好作罢,只等成化二年立万氏为贵妃。

吴氏高高兴兴地当了皇后,可是没多久就发现皇帝对自己没兴趣,反而对一个中年妇女爱得不行,吴氏出于嫉妒愤怒的心情故意为难万氏,而万氏也回嘴反击,于是吴氏用了皇后职权仗则万氏。当时的万氏没有正式册封,可是不管有没有正式册封,那都是朱见深的心肝肉啊。朱见深先杖责皇后一顿,为爱报仇,之后觉得不解气就想废后。

可是因一己私欲构不成理由,就找人背锅,于是太监出了假口供,说当年英宗选的是王氏为后,并非吴氏。朱见深拿着口供去找两位太后。这里也有个小插曲,虽然两宫太后都知道怎么一回事,可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因为嫉妒钱太后素来得英宗爱重,就故意跟钱太后唱反调,站在了亲儿子这边,支持废后。最终钱太后无奈妥协,吴氏就这样蒙冤被废了。

不被正史承认的废后

1.《女医明妃传》原型明代宗杭皇后:因有子被英宗恼恨,死后被废

杭氏出身民间,是朱祁钰登基前的侧室;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亲征瓦剌被俘,国难之际,朝廷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杭氏被册封为贵妃。

登基之初,代宗立哥哥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可过了三年代宗想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此时早到代宗汪皇后的反对和劝解,汪皇后因此被废;随后代宗立了朱见济为太子,而杭氏作为生母,母以子贵,成了皇后。

而仅仅不到两年,朱见济早逝,杭氏悲痛欲绝,卧病不起,很快三年后也病逝了,谥为”肃孝皇后“。杭氏并不受宠,母家所受代宗的待遇也不高,能当皇后也纯粹是因为生了代宗唯一的儿子。

英宗复辟后,代宗朱祁钰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2天后暴死。英宗对当年代宗废去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怀恨在心,非常痛恨杭氏母子,下诏将杭氏“肃孝皇后”的谥号废去,同时还毁坏了她的陵墓,杭皇后的梓宫下落不明,其尸骨也不知去向。

在明朝正史中,杭氏皇后地位一直不被认可,哪怕是作为代宗的继室,可谓是非常可怜了。

2.《如懿传》原型清乾隆继后那拉氏:断发谜案,至今未解

乾隆继后那拉氏,为其潜邸侧福晋,前半生比较顺利,在孝贤皇后过世后,做了乾隆第二任皇后,并且诞育子女3人。但乾隆三十年南巡时期,突然自行断发,与乾隆交恶,人生最后一年近乎被虐待而死。而继后因何断发,这个谜团至今未解。继后虽没有明文废后,但死后仅以皇贵妃礼葬,其实只有嫔位。不设神牌,也无祭享,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仅塞入纯惠皇贵妃地宫了事。根据内务府档案记载,整个丧事仅用银207两9分4厘,还不如一个低级朝廷官员。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