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潘金莲临死默默泪流一言不发,是在包庇西门庆还是后悔了?

这个问题的难度太大了。因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外人是无法估摸准确的。
但是,如果根据事件发展的线索分析,结合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是可以推断出大致脉络的。
那么,潘金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6 18:58:12

这个问题的难度太大了。因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外人是无法估摸准确的。

但是,如果根据事件发展的线索分析,结合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是可以推断出大致脉络的。

那么,潘金莲在临死之前默默流泪一言不发,究竟是包庇西门庆还是后悔了呢,这就要从事件的来龙去脉,去表及里,去伪存真,剥开层层迷雾,最后现出真容。

一、潘金莲的凄苦身世。

潘金莲本来是清河县张大户家的使女,使女是干啥的,就是个仆人,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张大户垂涎潘金莲的美貌,想占她的便宜,潘金莲不仅严辞拒绝,而且向张大户的夫人进行了举报。张大户怀恨在心,宁可倒赔嫁妆,强行将她嫁给了街头卖炊饼的武大。三寸丁谷树皮般的武大,没掏一分钱白捡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封建社会的妇女没有婚姻自主权,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这明显是张大户的报复陷害。

二、为躲避麻烦搬到了阳谷县居住。

潘金莲和武大结婚后,武大是心满意足了,可街头的一帮混混看到花容月貌的潘金莲嫁给了丑陋的武大,便天天堵在门口叫嚷:好一块羊肉落在了狗嘴里。闹来闹去,这日子是没法过了,这才把家搬到了阳谷县。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在此之前,潘金莲并没有劣迹,她既没有屈服于张大户傍大款或做二奶,也没有和找上门来的那帮无赖鬼混,这都是白纸黑字有据可查的。至于《金瓶梅》里的潘金莲,那是另一回事,与施耐庵先生笔下的潘金莲没有任何关系。

二是武大和潘金莲搬到阳谷县以后,她们是赁房居住。有读者说武大郎自己有个二层楼的房产,应该算中产阶级。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他住的小二楼是赁来的,也就是租来的,自己没有产权,他们还是属于贫民阶层。

三、潘金莲对武松确实动了心思。

一个是花容月貌,一个是丑陋不堪,这样的夫妻,要说能生活和谐,鬼都不相信。所以当见到高大威猛相貌堂堂的打虎英雄武松以后,潘金莲对这个小叔子确实是一见钟情。当上都头的武松本来是住在县衙里的独身宿舍,潘金莲非要他搬回家住,理由是汤汤水水的好能照顾方便些。武大也觉得,既然有他这个哥哥在,就不该再让弟弟住宿舍。在哥哥嫂子的共同劝说下,武松便搬来了家里。

能天天见到心仪的小叔子,潘金莲自然心花怒放,每天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不时地暗送秋波挑逗武松。武松也不是傻子,时间久了岂能不知嫂子的心思。为了避免出现尴尬,他毅然果断地搬回了县衙。

四、阴差阳错地上了贼船。

潘金莲关窗户不慎失手脱落叉杆,碰到正巧从楼下经过的西门庆,这个细节地球人都知道。说明二人初次见面纯属于偶然,并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可是,接下来的事,可就全都是诡计阴谋了。制造这个案件的罪魁祸首就是王婆。

与潘金莲住近邻的王婆稀图西门庆的钱财,在西门庆的要求下,王婆设计了一个请潘金莲作针钱活的借口,把潘金莲骗到她的家中。这再一次说明,潘金莲是个劳动人民出身,如果她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小姐,有可能会琴棋书画,也有可能会笙管笛箫,唯独不可能针线活那么出色。

至于到了王婆家里,事情的发展就由不得她了。风流成性经验丰富的西门庆,拿下本来就婚姻不美满的潘金莲,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五、一失足成千古恨。

武大捉奸被西门庆踢伤,他躺在病床上的一句话,成了点爆火药桶的引信。

武大对潘金莲说,你要是治好我的病,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我可以原谅你。等武松出差回来,我也不对他说这件事。反之,你要是不这样做,我那个打虎的弟弟是啥脾气你们也都知道,他回来绝不会善罢甘休。

潘金莲把武大这番话原原本本地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俩人当时就傻眼了。西门庆急得直跺脚,连声说我怎么忘了还有武松这码事,真是昏了头。王婆说,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干脆,你西门大官人不是开生药铺的么,回家把砒礵拿来,掺到药里,药死那个丑八怪,然后焚尸灭迹,等武二郎回来死无对证。

潘金莲其实也是处在六神无主的状态中,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王婆和西门庆的协迫下,亲手把这碗毒药给武大灌了进去,成了杀害亲夫的千古罪人。

总结:

综上所述,潘金莲在死到临头时,她在想什么呢?

第一,她清楚地知道,她和王婆已经一五一十竹筒倒豆子地如实招来,西门庆是必死无疑了。所以也就不存在包庇西门庆的事了。

第二,她更清楚地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她的这条命也是必死无疑了。因为面前的不是别人,而是嫉恶如仇睚疵必报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武二郎。

所以,潘金莲此时后悔也没有用了,她只能是快求一死,一了百了,已经没有任何侥幸心理和私心杂念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