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邓超的教育方法,可以教育好孩子吗?

电影终究是电影,为了吸引眼球,许多情节必须有所夸张,也就是常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现实生活中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恰恰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6 18:31:16

电影终究是电影,为了吸引眼球,许多情节必须有所夸张,也就是常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现实生活中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恰恰忽略了更底层的“认知效率”。

象马飞那样的孩子,经历过重大家庭变故,在心理健康和自我认同上十分欠缺。因为缺自信所以学习上提不起劲,教育者、家长又都主观偏执地为孩子贴上了“缺根筋”、“笨蛋”的标签,孩子对此也深信不疑,因此情况愈来愈糟糕。

一开始马飞对马皓文这个爸爸是不服气的,甚至有些看不起。马皓文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永不服输,他用“连通器原理”轻松小赚一笔,一方面让孩子看到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树立自己的权威。一万句唠叨顶不过孩子一个“服气”,只有让孩子服气,你的说教才会有用。

马皓文其实没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他的教育只有一招,那就是让孩子“把困难看小,把自己的能力估大”。把原本特别悲观的自我期望扳正过来。这确实起到了提升“认知效率”的功效,彻底改变了马飞的生活态度。

但是现实中,马飞的成功难以复制。你可以对孩子说你其实特别聪明,你肯定能考到前十名,然后呢,如何实现这一正面反馈?没有正面反馈,就不可能有持续的进步,一切又将回归原点。

因此除了啦啦队,孩子还需要给力的教练(家长,补习老师,或家长和补习班的合体),对其学习习惯、方法、节奏给予科学的指导,我们把它称之为“外力”。

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五,倒数第十,正数二十,这个过程孩子的自信被不断强化,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强,对外力的依赖亦会越来越小。我想,这个过程无论如何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并且是需要外力去推一把,半学期实现逆袭只是在电影中才会发生。

无论如何,我想这部电影还是有它积极可取的一面。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我们的问题何尝不是把困难看得太大,把孩子的能力看得太小,很多愿望想都不敢想?

我是倾城小团圆,70后985理科生,初中生家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和观点,请关注我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