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已经迈入太阳系生命宜居带,大气层正在形成,人类能否移居金星?
当前金星的环境是否宜居,我们先来罗列一下它的条件,各位心里就有谱了!
金星直径:12103.6千米(地球直径约12740千米
五六十年前,金星是作为“地球备胎”存在的,但是后来发现,金星上的恶劣环境,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也无法进行改造,人类不可能移居金星。
在第一颗探测器抵达金星之前,科学家们一直把移居金星作为地外行星探索的第一站,金星是当时天文学家心目中的“地球备胎”。
因为以当时的技术,对地外行星的探索还停留在观测阶段,对金星的了解也都来自于天文望远镜。
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体积和质量与地球也最为接近,金星体积是地球体积的87%,质量是地球的82%,这让金星的引力跟地球差不多。金星位于太阳系宜居带,被厚厚的大气层覆盖着,金星简直就是地球的“姊妹星”。
所以当时的科学家们推测金星上是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的:宜居带、大气层、跟地球类似的引力等,如果在金星上发现了生命体,就可以作为人类星际移民的第一站。
然而,当美国的“水手2号”从金星附近飞过并传回一些信息时,科学家们对金星的各种幻想彻底破灭了,人类根本不可能在金星上生存下来,移居金星简直是痴人说梦。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为什么人类不可能移居金星:
1、金星上恶劣的环境,让人类无法登陆
第一颗金星探测器“水手2号”从金星附近飞过,没有着陆在金星地表,但还是过各种技术手段搜集到了一些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金星的大气层,金星虽然有厚厚的大气层,但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方面大量吸收太阳光照让金星升温,另一方面又阻止了金星辐射向外释放。这使得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了460℃,甚至比距离太阳更近的水星温度还要高!
不过这次探测并没有让科学家们死心,起码当年的苏联还在不断的往金星上发射探测器,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苏联先后一共发射了32次金星探测任务,成功抵达金星的只有10次,剩下的大部分情况不是发射时爆炸,就是进去太空后与地球失联,还有抵达金星后,一头撞进金星大气层坠毁了。
美国也不甘示弱,先后发射了10次金星探测任务,但勉强成功着陆的只有1978年那一次。为什么说勉强成功呢?因为当年一次性发射了4颗探测器和一辆金星探测车,成功着陆的只有一颗小型的探测器,其余全部坠毁。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和俄罗斯都不在金星探测方面投入过多,而把目光转移到了火星探测上,最近几十年相关领域的新闻,大多都是关于火星探测的。
所以说,人类在金星探测历史上的成绩,实在一塌糊涂,但还是搜集了很多关于金星的信息,看完这些信息你就知道金星上的环境有多恶劣了。
金星除了460℃的表面高温,其大气压强也非常恐怖,大气压差不多是地球大气压的92倍,人类根本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强。
金星大气除了96%的二氧化碳,还有大量的硫化物,这使得金星地表时不时就来一场“硫酸雨”。
强力的大气压还会造成与地面完全不同的气候情况,比如地球上三级左右的风力,到了金星上就是飞沙走石。倒不是说风速加快了,而是92倍地球大气压下的三级风,就像水在1000米深处的位置,以4米/秒速度流动,根本没人能够承受这种风力。
所以说,金星表面是一个高温、高压强、高辐射、硫酸雨、飞沙走石的一种环境,人造探测器都无法在金星上保持长时间工作,更别说将人类送上去了,恐怕宇宙飞船还没着陆就已经失去正常功能了。
2、金星上的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而且无法进行人工改造
前面已经提到了金星的环境,无人探测器都很难在那种环境下正常工作,人类肯定是无法生存的。
而且以金星460℃的高温来看,金星上也不可能有液态水的存在,460℃已经超过了液态水的373℃的临界点。也就是说哪怕压强再大,也不可能存在460℃的液态水,而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
事实上科学家们开过改造金星的脑洞,通过人为手段,让金星上具备人类生存所需的液态水、氧气等。
上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家保罗·伯特提出,可以用氢气引爆金星大气层,爆炸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石墨和水,石墨对生物没什么危害,水最终会形成生命的摇篮海洋。但是这个方案所需的氢气实在太多了,以人类现有的手段根本没有办法采集到。
同样,如何让金星表面的温度和大气压,降低到地球的水平,也是个难题,科学家们也想出过各种方案,比如用精炼镁和钙轰击金星,或者派遣一堆小型飞船过去,支起一个巨大的遮阳罩,或者在金星表面建造一堆反射镜,把照射到金星表面的阳光发射回太空去,以达到降温的效果,顺带还能降低金星表面的辐射。
但是,即使这些改造都可以实现,还有一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金星的自转周期。金星自转一圈,大概需要243个地球日,绝大多数已知的地球生物,都无法承受如此漫长的白天和黑夜。
还有更加夸张的脑洞,说是引导直径为700公里的小型天体,撞击金星的大气层,将大气驱散。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恐怕需要引导成千上万枚这样的小天体,因为一枚只能清除金星千分之一的大气。这在技术上,显然是不显示的。
所以说,金星上的恶劣环境不仅不适宜人类生存,而且通过技术手段也无法改造,哪怕是科幻电影都不敢这么演。
3、结语
人类对金星的高频次探测,止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是金星上的环境太过恶劣。我们与其冒着不断失败的风险探测金星,还不如把目光转移到火星探测上。
未来人类登上火星的时间,一定会比登陆金星早。到那时,登陆金星可能就没那么迫切了。
不过人类对金星的探测也没有完全放弃。美国NASA计划重启金星探测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射两颗金星探测器。探测器的名称分别为“达芬奇+”和“真相”,预计2028年到2030年间发射。
在中国的航天规划中,金星绕飞任务也在规划之中,预计在2028年前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