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延,甘宁和张辽的综合实力谁厉害些?

孙权说甘宁厉害,其实有吹嘘的成分。三人当中,张辽实力最强,魏延次之,甘宁相对来说平庸一些。其实三国时期的大环境就是这样,魏国幅员辽阔,人才济济,而张辽在魏国将军中也是出类拔萃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5 09:03:07

孙权说甘宁厉害,其实有吹嘘的成分。三人当中,张辽实力最强,魏延次之,甘宁相对来说平庸一些。其实三国时期的大环境就是这样,魏国幅员辽阔,人才济济,而张辽在魏国将军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魏延是刘备和诸葛亮都极为器重的后起之秀,在北伐时期更是诸葛亮的军事倚重。甘宁逊色的多,只是勉强给孙权撑门面而已。

孙权手下厉害之人其实是四个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再往下数就是武将程普、黄盖。论到这里才勉强能提到甘宁。那么甘宁实力到底怎么样?有这么逊色吗?听我慢慢分析!

首先甘宁品质极坏,盗贼出身。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甘宁是个与众不同的盗贼,品味很怪异。俗话说:盗亦有道,而甘宁的道让人费解。

甘宁喜欢奢华,用现在的话说是外貌协会的。出行时喜欢前呼后拥,讲究排场。走陆路则车辆相继,走水路则舟船相连,很有派头。对人也这样,恭敬他的人,他愿意与之结为兄弟,颇讲义气。如果谁有礼节上的不周,他就会连下黑手,杀人劫财!

这就是甘宁,一个喜欢讲排场的梁山好汉式的人物。如果甘宁一直这样下去,估计他在历史上不会留下什么记载。甘宁后来改邪归正,钻研诸子百家,率领部下投靠了刘表,算是从良了。

甘宁看出刘表懦弱,不是雄主。于是准备东向投靠孙权,但是在经过江夏郡时被黄祖所留。郁闷的是,他在黄祖手下干了多年都没有受到重视。

甘宁有一项绝技,那就是百步穿杨。这项绝技在遇到孙权进攻时发挥了大作用,也让孙权见识了甘宁的勇。孙权进攻黄祖,黄祖大败,甘宁负责断后,甘宁施展绝技,一箭射死了吴将凌操,孙权吓得也不敢再追击,从此,孙权记住了这个人。

之后,黄祖仍然不重视甘宁,甘宁在朋友苏飞的帮助下逃离了黄祖,投靠了孙权。甘宁投靠孙权后立即建议孙权进攻黄祖,击败刘表,占据荆州,然后西图巴蜀之地。这时的甘宁算是终于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上。

孙权为什么喜欢甘宁呢?因为甘宁干了一件给他挣面子的事情,这件事情让孙权吹嘘了好多年。孙权是这样说的: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甘宁),足相敌也。那么甘宁真的可以和张辽相提并论吗?我们来看一看。

当时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号称)进攻濡须口,孙权心血来潮,想找个人吓唬曹操一下,于是召来了甘宁。甘宁明白孙权的意思,无非是挫伤一下曹操的锐气,让他知道东吴有猛将而已。于是率领一百多个不怕死的人偷偷留到曹营,杀了十几个曹兵,放了一把火,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骚乱。

回来后,孙权高兴的不得了,咧着嘴笑着说道:这回曹操吓坏了吧。他有张辽,我有甘宁,两人势均力敌呀。如此而已,这就是甘宁被孙权吹嘘了几十年的丰功伟绩,让人汗颜!

既然孙权拿甘宁和张辽相比,我们就来看一看张辽到底怎么样?张辽此人比甘宁要厉害一万倍,甘宁偷袭曹营算是小儿科,张辽的猛人猛料才最让人咋舌。

张辽一生有三次比较猛的事迹,第一次是张辽跟着曹操追击袁熙、袁谭,两人跑到了乌桓的地界。曹操寻小路进攻乌桓,在柳城旁与乌桓骑兵突然相遇。曹操大吃一惊,但是随后仔细观察,发现乌桓骑兵杂乱无序,有机可乘。

这时张辽自告奋勇要求进攻乌桓骑兵,曹操同意,还将自己的麾旗授予张辽暂用,张辽作为先锋率先领军冲向敌军。结果乌桓骑兵被击溃,首领蹋顿单于也被张辽亲自斩杀!

第二件是陈兰、梅成叛乱,两人率军聚集在天柱山上,山上道路狭窄,崎岖难行。众人都建议山路难行,不易进攻,不如撤军,然后再想其他办法。张辽慨然的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原文是一与一,勇者得前耳),于是率军强攻,终于攻陷了天柱山,斩杀了陈兰、梅成。

第三件是张辽的最牛的一次,孙权率军十万前去进攻合肥,当时张辽、李典、乐进等人负责守城。曹操写信指示张辽迎战,众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只有张辽才能击退敌军。怎么回事呢?

张辽选择了夜袭,挫败敌人锐气,效果要比甘宁那次偷袭好的多。张辽选了八百个勇士,在凌晨时分突然攻入吴营。然后直接朝中军大营冲去,吴营当时一片混乱。孙权吓得逃到附近小山坡上,手拖着一把长矛来自卫。

后来,张辽率军左冲右突,在吴军军营中来去如风,杀伤很多吴军,最后扬长而去。第二天,孙权气坏了,率军猛攻合肥城,但是数次被魏军所击败。

最后,孙权无奈撤军,在撤军途中被张辽率领的骑兵追上,差点被活捉。这一仗打的最窝囊,损兵折将不说,自己也差点被张辽所擒。从此,吴人只要听见张辽的名字,都吓的大惊。连大人吓唬小孩都说,张辽来了,留下张辽止啼的典故。

因此,张辽和甘宁比起来,如同荧荧之火和月亮争辉,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再来说说魏延,魏延是荆州的军将,在刘备占领荆州南部四郡时投靠,但未必如同《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是长沙韩玄的手下。历史真相已经不可考,但魏延是荆州部将是无疑的事实。

后来,魏延跟着刘备入蜀,援助刘璋防备张鲁。刘璋和刘备反目后,魏延跟着刘备进攻刘璋,在攻陷川蜀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数次升迁,也得到了刘备的赏识。

魏延的人生巅峰是在汉中,当时人们都认为刘备会选择张飞作为汉中太守,但是刘备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魏延。而魏延也不孚众望,在守卫汉中的近十年中,做到了兢兢业业,防守得当。

刘备死后,诸葛亮也很器重魏延,但是有压制魏延的嫌疑。魏延一直建议诸葛亮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用。因此,魏延的许多想法一直也没有办法实现,直到诸葛亮逝世,军权交给了杨仪,魏延这才明白,诸葛亮原来一直猜忌自己,并不是完全信任。

于是发生了杨仪和魏延的争权事件,这其实都是魏延被诸葛亮压制这么多年怨恨的集中爆发,最后魏延被马岱所斩,遗憾而死!

魏延算是蜀军当时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可以独当一面。可惜的是诸葛亮性格谨慎,而魏延在军事上想法大胆,两人在这一点上是矛盾。如果刘备活着,魏延应该能够有更好的战绩!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魏延、甘宁、张辽三人相比,张辽实力最强,他也是魏军中将领的佼佼者,曾经差点活捉孙权,后来一直镇守合肥,威震江东!魏延次之,作为汉中防守大将和诸葛亮的左膀右臂,魏延表现堪称出色。但是魏延一直被诸葛亮所压制,才华得不到彻底施展。最次的是甘宁,孙权吹嘘甘宁可以和张辽相比,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太可笑了!

本回答独发于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