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统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分三个部分来回答,一是隋文帝杨坚的深厚背景,二是南北朝末期天下局势,三是隋朝建立和统一过程。
杨坚的深厚背景
杨坚乃是名门之后,其家族乃是洪门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10:56:03

这个问题我分三个部分来回答,一是隋文帝杨坚的深厚背景,二是南北朝末期天下局势,三是隋朝建立和统一过程。

杨坚的深厚背景

杨坚乃是名门之后,其家族乃是洪门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而其父杨忠曾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在关西起义,因功被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被封为随国公。而杨坚的岳父就是北魏(北周前身)时期的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由此可见,杨坚自己的背景本就极为深厚,这给他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宇文邕)

天和三年(568年),杨坚之父杨忠去世,杨坚继承了杨坚的爵位。由于杨家的权势极大,周武帝宇文邕深感忧虑,更是在齐王宇文宪、内史王轨等人的劝说下,多次对杨坚起了杀心,但都被杨坚巧妙化解。

宣政元年(578年),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其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周宣帝。杨坚的长女杨丽华则被封为皇后,杨坚因此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宇文赟同样对杨坚怀有疑心,杨坚为了化解危机,使宇文赟将自己外放为亳州总管。

(宇文赟)

而宇文赟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不问朝政,沉溺酒色,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为了更好的享乐,他甚至将皇位让给年仅6岁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自己则住在后宫,整日与嫔妃宫女吃喝玩乐。

杨坚则趁着宇文赟胡作非为之际,暗中扩充自己的实力,终使朝政逐渐由他掌握。

这一时期的杨坚已经有了取周而代之的想法,不过他认为时机并不成熟,因此并未发动。

南北朝末期的天下局势

公元577年,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时期,经过长期的征战,北周终于灭掉了北齐,北方得以大统,齐后主高纬也于第二年被杀。灭掉北齐之后的北周国力大盛,这给杨坚后来建立隋朝并灭掉南陈提供了强大的国力支撑。

我们再来看南方,其实在南陈建立之时,天下的整体形势就已经开始由南强北弱在向南弱北强转变。虽然在经过陈霸先的努力,形势一定程度上有了好转,但由于后继无人,加之门阀制度不得人心,搞的天下怨声载道,南陈的国力衰弱已成定局。再加上亡国之君陈后主陈叔宝自己作死,不理朝政,耽于女色,南朝早已无力抵御北周的进攻。

隋朝建立和统一过程

大象二年(580年),沉溺于酒色的宇文赟终于把自己玩死了,7岁的宇文阐即位,是为周静帝。杨坚则被任命为丞相。皇帝年少,而杨坚又经过多年的发展,此时朝政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朝政大权。

大权在握的杨坚面对一个7岁的小皇帝,开始积极谋划篡位,他先是将北周宗室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和雍州牧毕王宇文贤骗到长安全部杀掉,随后又派韦孝宽出兵大败尉迟迥,消灭了所有潜在敌人。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之后登基为帝,改元开皇,定国号为“隋”。

杨坚称帝之后开始计划统一天下,而他的敌人只有位于南方的陈朝和江陵一带的西梁。杨坚先是采用高颎的策略,对南陈实行除军事之外的全方位打击,采取干扰农业生产、破坏军事储备的方式,使得南陈损失惨重。

开皇七年(587年)九月,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

开皇八年(588年),杨坚发动灭陈战争,以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三路大军合计五十一万余人。八年十二月杨素沿长江击破陈的沿江守军,顺流而东。但因为施文卿、沈客卿等扣留告急文书,导致陈朝无法把大军从建康调出。

开皇九年正月二十甲申日(589年2月10日),陈将任忠引韩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

开皇十年(590年)八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至此,天下一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