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很多文章大致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而有人又说:人生太累,学会放下,此路怎么走?

只有身体健康,保持健康的身体下力所能及。
不可盲目的干,要总结经验和技巧和方法。
多关注别人是怎么干的。
成功不在盲干而在于坚持细水长流。
出力不如动脑力,聪明智慧更重要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2:29:08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了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上帝与牛、猴子、狗、人的故事”:

说:上帝在创造牛的时侯,对牛说:“你只能活60年。但要一生为人类干活”,于是牛放弃了30年的生命,只要活到30岁。

在创造猴子时说:“你能活30年。但要一生被人类逗着玩”。于是猴子放弃了15年的生命,只愿活到15岁。

上帝在创造狗的时侯说道:你能活30年。但要一生为人类看家,于是狗放弃了15岁的生命,只愿活到15岁。

又在创造人的时候说道:“请将牛所放弃的30年寿命,狗所放弃的15年寿命,猴子所放弃的15年寿命统统给你加上,再加上你本身的25岁就等于活到85岁了,于是人就立即答应了”,上帝又说道:“虽然寿命给你加上了,但你不能浪费生命,一生要勤奋,老老实实为人美做贡献,如果你好吃懒做,只干坏事不做好事,那你就违背了天理,给你所加的年龄也许枉然”,于是有一部分人就遵循’这一规律。

在25年前,活着自身的寿命,所以无忧无虑,十分快乐,25至55岁,活的是牛的寿命,一味只知道工作,受尽了世上的磨难苦头,为了养家糊口,受苦受累,吃的少,干的多:56至70岁时,活的是猴子的寿命,退休了在家中像猴子一样玩耍,逗孩子开心;71至85岁期间,活的是狗的寿命,干不动了,只能坐在家里看门,很少出门。

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在亲人的欢笑声中诞生,又在亲人的哭泣声中逝去,有的时侯何尝不像动物那样活着呢?

这是一则喻理故事,从这个故事里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说,人活着必须干事情才有意义。另一个问题就是说:生命在于运动,人是高等动物,只有运动才能使生命延长。希望这个故事能给人启迪。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原题中,对前面的提问将以反问的形式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一,人应不应该干?

人类的发展进步经历了漫长的艰苦岁月,从一个阶段漫漫进化到另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以创造的姿态扬溢着浓厚的历史感情和绚丽多目的神奇色彩。首先,史学界认为:劳动改造了世界,也只有劳动才创造了人类本身。那么,作为人就应该在一生中努力工作,只有干才能改变自己,使身体更加健壮,智慧更加高超,财富更加丰富。

二,是干死好还是闲死好?

我认为,干死和闲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两种挺向。这两种挺向都是错误的。当然,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只有奋斗才有价值,也只有奋斗才能创造价值。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价值的大小,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我又认为,干工作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不能因工作而累坏身体。如果一味追求干工作而把自已累死也是极端错误的作法,千万不可取。因此,即不能累死,也不能闲死,只有合理支配的时间,注意生息调整,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既黙头苦干又休闲娱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才是科学的干之道。

三、人生太累、学会放下,此路怎么走?

这是一种心若止水与世无睁的“禅”学之道,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可取,因为它不利于社会竟争,不利于青年人的激进思想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做正确的思想选择呢?首先要确定一个干字,活一辈子,学习一辈子,干一辈子。到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情,少年时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智慧,青壮年时多干事业,老朽时干一些力所能敌的事或一些娱乐活,总之,不能不干,不能等死,更不能觉得干的多吃的亏多。其次,要学会算帐,算大帐。一算人生帐,看一辈子是否功大于过;二算健康帐,让身体健康长寿,为社会、家庭多做几年贡献;三算道德帐,做的事情是否有人尊重、崇拜;四算良心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爱岗敬业,爱国爱家,团结亲友,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尽到了没有;五算诚信帐,回看自己在人生路上是有情有意还是背信弃义,是有血有肉还是缺少血性,是有所作为有价值还是碌碌无为。算好这五笔帐好好体悟人生就能做出你正确的人生选择。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