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一旦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绝对能够震惊全世界,单单是秦始皇陵中的一角,秦兵马俑挖掘出来的时候都已经震惊了全世界,若是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正想来看的人不知会有多少。即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秦始皇陵确实有个最大的敌人,其实也是所有文物的敌人——氧气。
秦桧皇陵里确实会有一些机关。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关于秦始皇陵的寥寥几句话。
也就是这几句话,成为后人无限想象的基础: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陵里真的有这些东西吗?可能是真是有这些东西,因为现在考古已经发现,在秦桧皇陵区域,确实有汞含量过高的问题,说明真的是像司马迁说的那样,里面有水银做的江河。并且可能还真是有一些机关弩矢,人走近的话就会射出冷箭。
但是不管是有毒的水银,还是冷箭,这些就算保存还完好,还能发挥作用,其实都难不倒现在的科技了。
真正让考古工作者害怕的,只有一样东西,空气中的氧气。
文物出土之后,保护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像下面这个兵马俑,是刚出土的时候,带着鲜艳的颜色,但是接触空气之后氧化,很快就变成了我们常见的灰突突的样子。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时候,甚至棺椁里出土了一万藕片汤,刚出土的时候,藕片还是一片一片的很让人惊奇,就在拍个照之后,很快就碳化成了一碗黑渣。
大明万历皇帝定陵被考古工作者打开后,无数的纺织品,衣物之类的,接触空气之后,都成了渣渣。
万历皇帝的龙袍
秦始皇陵兵马俑只有一个坑是挖出来比较多的,因为一开始无知无畏,后来就学聪明了,你去看看二号坑三号坑,都是埋在土里保护的,如果接触空气,就不好保存。
所以国家文物局早就定下规则,不会去主动挖掘帝陵,你看最近挖的那些,如海昏侯墓,都是被破坏了,不挖不行了,所以考古工作者才去进行“保护性挖掘”。
由此可知,文物的最大敌人不是人,而是空气中的氧气。更所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