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初中注重感性认识,知识很丰富,但是都知道个表象,高中更注重逻辑推理论证,计算能力也要求比初中更高。我认为学好高中物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观察身边的
我作为一名高中资深物理老师(反正吹牛也不上税),结合几个实例,跟你介绍一下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第一,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第二在战术上重视敌人。1.所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是指学习物理的心态。
不要惧怕学习物理,物理确实有些题很难,但还有更多的简单题,作为我们这些一般的同学只要会做简单题就可以得高分了,那些难题是留给考清华北大的学霸们做的。如果你也达到了学霸的水平,那在你眼里就没有难题了,也不会觉得物理难了。
2.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指学习物理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❶注重基础,注重基础,注重基础,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不要瞧不起基础题,不要觉得基本概念简单就不去研究,每一个概念仔细挖掘都有其深层的含义和外延,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的把他们都搞清楚。其实不光是物理的学习,任何一门课程只要基础扎实了后面的学习就会变得游刃有余。
以最熟悉的牛顿第二定律为例,讲解一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时大部分都是力在一条直线上的,不在这条直线上的力,我们也要取它这条直线上的分力。
比如下面这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列出下面的式子:
F·cosθ=ma
这就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那我们再看下面这种情况,桌面水平光滑,如何用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呢?
一般的做法是,对M和m分别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下面两个式子:
对M,T=Ma
对m,mg-T=ma
联立两个式子即可求出加速度a=mg/(M+m)。
我们再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我把M和m看做一个系统,与加速度方向一致的力作为正方向的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力作为负方向的力。上面的题目中只有mg是与加速度方向一致的(对m来说加速度向下,mg向下所以说两个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mg=(M+m)a,马上就可以得到a=mg/(M+m)了。
是不是比对两个物块分别用牛顿第二定律快多了?
所以,要注重基础,对基本的概念研究透彻,复杂的题目正是用这些基本概念堆砌起来的,基本概念、简单题目弄明白了,复杂题目也会迎刃而解。
❷多刷题,多总结。不能只是为了刷题而刷题,这样就很容易陷入题海游不出来,对提高物理成绩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只有不断总结的刷题才是最有效的,最有利于成绩提高。在做题过程中总结很容易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可以自己总结出那些网络上流行的物理模型。
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还是上面的问题,如果让你求绳上的拉力呢?
有了加速度,我们以M为研究对象,列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就可以求出绳上的拉力。
T=Ma=Mmg/(M+m)……①
我把上面的题目变一下,两个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中间用轻绳连接,用力F拉质量为m的物块,求绳上的拉力。
还是采用上面的做法,先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F=(M+m)a,
再隔离M,对M用牛顿第二定律:T=Ma=MF/(M+m)。和上面的①式是不是很相似呢?只是用F代替了mg。
再改一下,还是上面的图,桌面不光滑,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再求绳上的拉力,应该是多少呢?请用心的同学自己算一下,绳上的拉力依然是T=MF/(M+m)。
如果桌面光滑但是不水平呢?如果桌面既不光滑又不水平呢?你会发现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拉力都是T=MF/(M+m)。这其实就是连接体求拉力的模型,自己总结出来的,用的时候是不是就熟练很多呢?
❸熟读课本。读课本不但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有的高考题就来自课本。还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下。2017年高考全国卷一的14题,就来自于课本,如下图:
怎么样?通过上面的分析是不是觉得学好物理非常简单啊,所以,对物理充满信心,注重方法和策略,学好物理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我是辛哥,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