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说“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老话说“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所流传下来的老话,多数是耐人寻味的。有些老话从字面意思来看,可能感觉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含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12:26:40

俗语是应时而生的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话语,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有流行,它们常常以朗朗上口且言简意赅为人们所知。

在农村,就衙门做官的人和父亲这两类角色产生过一句俗语,便是所谓的“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这其中有什么意思呢?做父亲的怎么就进不得孩子的房间呢?

一、官不入民宅。

官府代表着权力,但是如果随便进入平民的家里,要么就是这一家有官司上身,会给这个家庭带来不好的事情。如果不是官司的话,那么还会被他人认为这是官民私通,可能还会是官商私通,那样对于官员的名声是不好的。

其实这句话说的还是为官之道,意在提醒当官者注重自己的形象。不可与平民发生太密切的关系,更不要经常出行平民人家坐客。那样是会有不好的风气传出来的,更是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父不进子房。

说到父亲不到儿子房间里去,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好奇。

为什么做父亲的不能进自己儿子的房呢?其实这只是一句老话了,不是说百分之百不让进,而是最好不要进入儿子房间特别是在儿子成婚后。

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对于青春期以后的孩子们,父母在进入孩子房间前都应该先敲门,这是对于孩子的尊重。

此外,在儿子结婚后,公公跑到儿子儿媳的房间也是有些不妥当,如果真有事情可以在厅堂说,没有必要进儿子儿媳的卧室。虽然什么事情都没有,但是人言可畏,这样对于自己和孩子们的形象影响都不好。

有书君认为这两句老话都是有其道理的,它们提醒着人们不管是为官还是为人父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做出违反伦理道理的事情。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