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知识十分渊博,那么书中孙悟空的佛学水平如何?他又是怎么学会的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领域的优质回答。
首先说结论:原著中孙的佛学水准很高,甚至不排除高于唐僧的可能,这个结论看起有些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5 10:05:18

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所谓学有所成,可用两个字概括:顿悟。

取经路的前多半程,的佛学修为远高于唐僧是毋庸置疑的,他经常很不客气地训斥唐僧,唐僧只能受教,最多逮着机会冠以“杀生”的罪名反击。但后半程,唐僧的修为赶上并可能超过了,因为,有一次远观唐僧头顶祥云环绕,默默发出了赞叹——既然是默默赞叹,显然是发自内心的。

问题来了:是怎么学习的?

从的求学历程,我们基本上看不到苦学钻研的经过,都是在与自然的相处和名师的指点下,顿悟而成的!

可以理解:唐僧毕竟是凡胎,领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则是天地精华所生,自带灵根,在天地间还比唐僧多混了好几百年,领悟力远远强于唐僧,一旦开窍,就根本停不下来了!

第一次顿悟:在花果山与众猴“享受天真”三五百年后,一天,“忽然忧恼,堕下泪来”,因为他突然想到了死亡:“一旦身亡,不得久住天人之内。”我们知道,当开始思考生死,石猴就不再是猴了,而是孙了!亦即,跳出了自然界,不再“享受天真”,顿悟为人了;

第二次顿悟:到了方寸山,打杂了七年,当然除了打杂,也有耳濡目染。一天,菩提祖师开讲,听着听着,突然“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对于祖师的质问,回答:“弟子诚心听讲,听到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做此踊跃之状。”祖师见状,为了进一步验证的悟性,骂了一顿,又打了他头部三下,倒背着手离去,果然当即领会了祖师的哑迷!之后的事,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

第三次顿悟:祖师教了长生妙道的口诀,“此时说破根源,心灵福至”!

第四次顿悟:三年后,向祖师说自己已经“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祖师于是传授了七十二变化口诀,此时的与过去相比,更不一样了,他这时是“一窍通时百窍通”,“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的学习经历或许告诉我们,比起单纯的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所学唤起的智性顿悟!从教育的角度看,启发式要比灌输式高明。因为,顿悟和领悟,才是真正的成长,如果只是单纯的知识累积,没有顿悟和领悟,也许会使我们身体长大了,心智的成长却滞后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