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游记》的忠实读者,你认为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谁教的?

哈哈,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自学成才,不是谁教的哦。
三昧真火并不是太上老君传给红孩儿的,先不讲太上老君自己会不会喷火,单就书中来言,缺乏证据。那么他的三昧真火到底是怎么来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7 10:47:41

答:红孩儿的形象并非吴承恩拍脑袋想出来的。其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用说,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受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影响巨大。

而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红孩儿的形象非常单一,明显是从“鬼子母”故事中脱胎。

“鬼子母”故事早最可查北魏《杂宝藏经》。

“鬼子母”的梵名音译为诃利帝,意译为欢喜,又可称为欢喜母、爱子母、天母等等,因生有五百鬼子,号为鬼子母。

鬼子母作恶,世尊将其爱子嫔伽罗囚禁于钵底,逼迫其弃恶从善,皈依三宝。

《南海寄归内法传》详细讲述了其救子、从善过程,将情节丰富化。

从整个故事看,主角是鬼子母,其爱子嫔伽罗只是一个配角。但嫔伽罗被囚禁钵底的情形就是红孩儿被观音困诸莲台雏形。

到了宋代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入鬼子母国处》,出现了三岁小孩儿自成一国故事,则为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红孩儿占山称圣婴大王故事奠基。

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第十二出有“红孩儿上哭科”的戏化唐僧情节,正式出现了“红孩儿”之名。但在该剧中,红孩儿仍为鬼子母之子,占山为王,吃来往客商。行者、火龙、沙僧请观音来降妖,都弄不清其本来面目。最后是世尊来揭谜,说他母亲鬼子母已被收在座下为徒,不妨拿他同样皈依佛法,好教母子团圆。

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可谓奇思妙想,机杼翻新。

其弃鬼子母形象不要,独取红孩儿,并将之设定为孙结义兄弟牛魔王之子,使书中所营造的神魔世界多了一个奇特的家庭组合,演绎出些许人伦亲情,使得故事更加接地气。

回到问题本身。

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通过众神之口来介绍红孩儿身世:“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 

不但源源本本地交待清楚了红孩儿的身世,还强调了他的神通——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并非谁教的,而是他自己修行炼成的。

作者还生怕读者有异议,又唠唠叨叨地被叙了一大通:“……这火不是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三昧火……妖邪久悟呼三昧,永镇西方第一名!”

按理说,原著既然已经说了又说,说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就是他自己炼成的,为什么还有人存疑呢?

问题主要出在两个地方。

一、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也就是罗刹女,是靠打理火焰山过日子的,这火焰山的来历,书中也有交待——书中写:土地道:“……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

二、罗刹女有芭蕉扇,太上老君也有芭蕉扇。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偷了他的金刚琢下界,太上老君心有余悸地说:孽畜偷走了我的金刚琢,这还好办,他要是偷走了芭蕉扇,那连我都没办法了。后来,他就用芭蕉扇收服了青牛精。

所以,现在有一些读书喜欢较真的人会“索隐”,索隐出红孩儿根本就不是牛魔王的亲生子,而是太上老君与罗刹女私生子,即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其实是太上老君传授的。

这种索隐很有趣,但已经脱离了作者的创作原意,并无深入探究的必要。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