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术丑闻再现。博士生导师王学俭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西北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结题报告评审人,又是边耀君博士论文的指导者。«科学发展观与西北民族政治发
谢邀!边耀君博士论文涉嫌抄袭,被撤销学位遭处分!教育观察号为您解答!事件回顾:兰州大学博士边耀君2014年10月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政治现代化视域下的西北民族地区政治治理研究》,严重抄袭了由甘肃政法学院教授姚万禄主持的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西北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结项报告评审本成果。姚教授主持的项目2006年立项,2011年完成并提交专家评审,2012年通过专家评审,2013年3月国家社科规划办以良好等级结项。边某导师王学俭教授获得对该项目的评审权,而王学俭教授是边耀君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老师。目前边某博士学位已经取消,后续调查处理仍在进行。
自打“翟天临”事件之后,从春天一直延续的夏季毕业,几乎所有的高校毕业生,本硕博各个阶段都面临着毕业论文查重的压力,盲审加大审核难度、提高审核要求让几百万毕业生感叹遇到了最难毕业季。之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中,就有“强化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一条,之后今年预算里更是拿出800万元抽检学位论文。从上述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国家对学术不端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只不过是翟天临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学术界的“整风运动”,在今后,对于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只会越来越严厉,而学术“李鬼”的生存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小。
该事件涉及的主要有三个人,涉嫌论文抄袭的边某,边某导师王教授,以及被抄袭论文的原作者姚教授。
边某:
根据边某导师王教授所述,边某的博士学位已经被撤销,并在接受严肃处理,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办公室主任一栏“边某”的名字已经被撤下,此外,边某在2017年曾入选过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估计名单也将会被人才库剔除。那么他的博士学位是否对获得办公室主任一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被扣上“学术不端”帽子的人而言,以后走学术还是行政都将步履维艰,这也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应该承担的后果。
有网友说到在职读博的问题,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我们不清楚他是否是在职期间读的博士,但网友说的在职博士水分的问题确实存在,高校和行政单位比较多,一部分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而去镀金,这大家都很清楚。
边某导师王教授:比较有意思的是,导师这次也想甩锅,但是不是想甩就能甩得掉的。当你在指导的学生的博士论文上签字时,就意味着你要承担指导、培养的责任,因为边某作为办公室主任负责递送评审材料,有可能看到相关内容,而王教授仅凭一句“后期我就不知道了,他可能就把这个东西就用了呗。这个事跟我毫无关系,但学校也在对我进行处理着呢”就想撇清一切关系,未免太简单了,作为指导教师,跟你没关系难道跟校长有关系?滑天下之大稽,起码“论文把关审核不严”的责任是逃不了的。
为什么这么说?这件事和前一阵湖南大学刘梦洁事件非常相似,刘梦洁剽窃了云南财经大学某教师的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中的内容,而刘梦洁的导师洪教授则是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而且洪教授还曾说过“自己不知情,学生自己到他办公室拍下的”,观察号不禁有疑问,现在学生已经可以随便出入导师办公室了?还私自拍下几十页的申请书,堪比谍战剧!
最后湖南大学撤销了刘梦洁的硕士学位,给予其导师警告处分,取消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其实影响最大的是学生,不教学正好搞科研。。。)
上述仅是硕士学位,此次涉及到的是博士学位,相信兰州大学会秉公办理,严肃追责。
被抄袭人姚教授:
大家可以网上找一下刘梦洁事件的经过,抄袭事件发生后,刘梦洁的导师曾想“私下”解决,如此枉顾学术诚信令人瞠目,而此次事件中姚教授也是通过媒体爆料来维权。如果被抄袭者本人没有发现,可能“李鬼”就会一直装下去,被抄袭人的权益谁来保障?
写在最后:个别事件暴露出来的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学术研究最基本的诚信如果都做不到,再多再高的成果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学术不端产生的根本在于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我们该反省反省了。
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