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问题之前,先请大家读一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首脍炙人口、最具才情的《虞美人》,它的作者就是被称为“千古词帝”的南
我常常不明白,书画到底有何种魔力,让人沉迷其中而致事业荒废?
又云:有史可鉴有史可鉴。李煜与赵佶,前后相距不过一百来年,二人竟都因同一原因而丢了江山。
得江山是何等不易,尤其是男人。女人只须征服一人即可得天下,男人可是得征服所有人才可得天下。
扯远了,回到正题。
关于李煜的书法,最有名的当然是“金错刀”和“撮襟书”。后者是说他的大字,暂且不表,这里只讲“金错刀”。
老李留下的书法作品只有一件《礼记经解》,又称《入国知教帖》,帖后有米友仁跋语。
陶谷《清异录》中说,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金错刀”本是汉代王莽篡位后,发行的一种货币,这种钱很独特,长了一个刀形尾巴。而且,它还很超前,有类似今天信用货币的功能,可转让。
《入国知教帖》,字体刚劲,字字中锋,转折处线条弹性十足,丝毫没有偏锋折笔的弊端。每一个笔画,像劈开的竹片或木片,和金错刀的形式很相似。
“金错刀”可似未流传下来,后世只有舒同的字与其略有相似。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