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普林斯顿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
图1.弗里曼·戴森
没错,戴森教授在戴森球等理论的阐述上,更像是一个科幻作家。戴森球是指一个人造巨型天
可控核聚变实现是早晚的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戴森球可以看成一个超大型可控核聚变系统,把整个恒星系统全部围起来后形成的,能量收集转化系统,和现在的太阳能发电差不多的原理,只是系统更大而已。一旦人类实现可控核聚变,基本上就具备恒星与恒星之间的超远距离航行的能力。
现在世界上几个大国已经在现实中实现了可控核聚变,只是还不能长时间维持聚变,不能投入应用。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使得必定会有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可控核聚变项目,所以实现可控核聚变是必然的结果。现在很多人担心能源短缺,化石燃料用完后,没有能源可用。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现在的化石燃料起码还能用200年以上。现在传统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这些起码还能用半个世纪,还有可燃冰,岩页气、岩页油、地热能等待开发的并且可以大规模开发的能源资源,并且储量比传统化石燃料资源大的多。
我国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实际是世界上最新进的技术,核原料利用率提升到60%以上,同时减少核废料产生。未来核原料利用率必定还会提升,网上有些相关的核技术研究人员介绍相关技术,掌握四代核电技术基本上就没有能源短缺问题了,顶多多造些核电站。看世界核技术发展,聚变技术实现商用还要时间,裂变技术进步明显,同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无污染无辐射的核裂变技术一定会出现,核原料利用率接近100%。
未来核聚变实现商用,那世界正真的实现无限能源,整个社会全面电器化,化石燃料被淘汰。人类发展成恒星级文明掌控几个甚至更多恒星而不单单是太阳系,有无限的资源可以利用。人类的飞行器会不断提升速度接近光速极限。到那时候要担心的是怎么突破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