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中,岳家军将领主要由两代人组成,一代是以岳飞为首的老字辈,一代是以岳云为首的小字辈。岳雷扫北时期,老将所剩无几,多由小字辈组成,而且年纪照岳云等人更小。
普遍来
《说岳全传》中,岳家军将领主要由两代人组成,一代是以岳飞为首的老字辈,一代是以岳云为首的小字辈。岳雷扫北时期,老将所剩无几,多由小字辈组成,而且年纪照岳云等人更小。
普遍来说,岳飞时期的小字辈实力明显高过老字辈,岳雷时期,新出世的“二代”们整体水平比较差,但其中也不乏杨继周这样的高手。
综合来说,如果不算高宠,岳云、陆文龙、曹宁、杨继周基本可以算作岳家军武力的天花板,那么四将谁的武艺最高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杨继周
杨继周是杨再兴的儿子,杨再兴虽然是历史上的“百人斩”,但由于小说人物众多,其中不乏虚构的顶级大将,所以杨再兴虽然也算大将、勇将,但算不上顶级,上限就是岳飞。
杨继周则不同,父亲虽然英年早逝,但杨继周的武艺并没有因此平庸,而且很明显的青出于蓝。他放弃了杨家最拿手的枪与刀,改用双铁戟,可以说结合了力量与技术,是后期岳家军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将。
由于实力太强,如果频繁出场很容易破坏武力平衡,所以杨继周的整体表现不多,不过依旧不俗。金国神武大元帅山狮驼曾十来镋就击退了关铃(关铃曾战平过岳云,十余合击败过金兀术),单论这份战绩,已经可以比肩高宠数枪杀败郑怀了。但是面对杨继周,山狮驼丝毫占不到便宜,二人大战过百合始终不分胜负,之后双方陷入混战,斗将被迫中断。
二次交手时,杨继周知道山狮驼武艺与自己伯仲之间,不用特殊手段断难取胜,于是战了数合就诈败而走,山狮驼纵马去追,结果死在了回马戟下。
一招小胜山狮驼奠定了杨继周的武力地位,可以说在整个岳家军,有可能超过杨继周的也只有一个高宠,其他人即便再强,至少都要逊色一个档次。
陆文龙
陆文龙初次登场是金兀术大破潞安州时,陆登自刎,金兀术将年仅三岁的陆文龙收为义子,带回金邦抚养。
十三年后,陆文龙已经长成武艺高强的少年将军,听闻金兀术在战场屡屡被岳飞挫败,于是赶赴两军阵助战。其双枪婉若游龙,面对岳家军岳云、张宪、严成方、何元庆四将的车轮战全然不惧,与每人交战二十合打得平分秋色。次日岳飞再度派出四将,又新增了余化龙,五将车轮大战陆文龙,最终还是没能取胜。连一向心高气傲的岳云都坦诚胜陆文龙不得。
单看这两场战斗,陆文龙虽然顶住了宋军数员大将的车轮战,但并未取胜,二十合拿不下何元庆和余化龙,对比之前的完颜金弹子略有差距。不过这也和武艺路数以及战略有关,出战之前,金兀术就叮嘱过陆文龙,不要中了疲军之计,所以陆文龙应该是有所保留。
归根结底,就是说陆文龙的实力或许略强过岳云,但不会强出太多,如果他能够速胜何元庆和余化龙,也就不存在保留体力这一说了。
后期在扫北的舞台上,陆文龙很出彩,虽然他的实力未必高过连儿心善,但在连儿心善因山狮驼战死分心时,准确抓住战机将其枪挑,可以看出成年后的陆文龙在经验和时机的把握上更进一步。
另外,四五十合击败完颜寿,追击将其刺死也足见其实力。
岳云
由于是岳飞的长子,所以多少有些主角光环,所以从战斗结果上讲,岳云和岳飞一样,一生无败。不过通过关铃间接对比,岳云明显不如杨继周。而车轮战后承认胜不得陆文龙,说明岳云≤陆文龙。
奠定岳云武力地位的其实是和金弹子一战。当时金弹子可以说横扫宋营,十余合胜余化龙,二十合胜何元庆,四十合胜张宪,只有岳云四十合不分胜负,八十合才堪堪不敌。固然这其中有岳云力量大于其他三将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岳云的实力冠绝当时的宋营,胜过老字辈一个档次,略强过同等级的张宪。
另外,金兀术最怕的岳家军三将分别是高宠、岳云和张宪,甚至认为只要胜了岳云,离夺取大宋江山就不远了。
所以说岳云在四将中只排在第三并非实力不济,而是因为杨继周和陆文龙太过强悍。
曹宁
因为一句“比陆文龙更狠”,曹宁被推上了神坛,其实除了这句话和他手中碗口粗的枪之外,曹宁并没有显露出超人一等的实力,两个主要战绩,一个是四十合战平严成方,一个是四十合战平张宪。
有人说这里的“狠”指的是心狠,毕竟曹宁连亲爹都敢杀,不过陆文龙并没有展示出心狠的一面,所以比这个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说“狠”是指武艺高,却缺少战绩支撑,少了一些说服力,所以我们只能把这种狠理解成招式狠辣更合理一些。
综上所述,结合描写和战绩看,个人认为四将的武力排序依次是杨继周、陆文龙、岳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