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时,赵国苦苦支撑,大国齐国为何见死不救呢?

长平之战时,赵国主力大军被围,为何天下列国皆不来援呢?原因有三:其一、赵国夺秦国上党之地名不正言不顺,诸国无出兵理由;其二、秦国强大无比,赵国亦强横霸道,两强相争,最好的选择是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31 22:51:26

长平之战时,赵国主力大军被围,为何天下列国皆不来援呢?原因有三:其一、赵国夺秦国上党之地名不正言不顺,诸国无出兵理由;其二、秦国强大无比,赵国亦强横霸道,两强相争,最好的选择是坐山观虎斗;其三、赵国地处中原,实力强劲,对其他中原五国也是威胁,削弱其实力也是五国愿意看到的。齐国不出兵的原因除了上述三点外,还有两点值得补充:一是齐国刚刚复国,实力弱小;二是五国伐齐,赵国是积极参与者,齐赵两国新仇旧恨还在。

公元前284燕国名将乐毅鼓动燕国、秦国、三晋组成五国联军攻伐齐国,秦与三晋瓜分了老宋国,燕国则以灭国之恨攻占齐国七十二城。燕昭王死后,乐毅遭到排挤而迁居赵国,齐国以孤城两座完成了复国大业。齐国复国后,财富被燕军劫走,百姓伤亡惨重,实力十分弱小,故齐国开始远离中原纷争,以偏居山东的姿态自保。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后,国力大增,兵锋强劲,中原诸国皆畏惧赵国,天下形成了秦赵争锋的局面。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战争的起因是韩国的上党郡归属问题。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冯亭不愿投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就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赵国君臣认为: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于是赵国出兵接管了上党郡,秦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出兵争夺上党郡。因此长平之战的起因责任在于赵国,如果赵国不贪地,那么不至于全军没于秦军之手。

最后说一点就是人性问题,人们普遍希望自己的朋友跟自己差不多,如果朋友比自己强大了,就希望朋友变弱一些。尽管山东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西方的秦国,赵国作为唯一一个有实力与秦国相抗的国家,其他山东五国应该全力支持赵国,以确保秦国无法兼并六国;但是山东五国希望赵国跟自己一样弱小,这样可以防止赵国胁迫他们。赵国大军被围困后,五国皆不出兵援救,除了畏惧秦军强大外,就是希望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被削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