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何在一战中战败?

浅议一下:
1. 德国高层内部意见一直无法统一,错过了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了。日俄战争中俄罗斯被重创,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的时候德国发动战争后只用单线作战,只用解决法国,结果德国高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9 10:14:15

浅议一下:

1. 德国高层内部意见一直无法统一,错过了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了。日俄战争中俄罗斯被重创,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的时候德国发动战争后只用单线作战,只用解决法国,结果德国高层有分歧最后没有发动战争,错失良机

2.施里芬计划也是个大槽点。法国特务早就截获了...而且这个计划本身只是pure wishful thinking, 根本没有考虑政治经济等因素。没有考虑违反比利时中立跳跃的话英国必参战,和后勤跟不上等实际因素。其实德国的重点应该放在东线,德国的领土扩张和建立傀儡政府这些机会都在东线而不是西线。法国不敢接道比利时,这样德法在西线只用坚守阵地德国趁机解决毛熊就行了。德国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俄罗斯体量太大一旦崛起会对德国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3. 德国政治体制的落后。兴登堡计划以后德国变成军政府独裁,而兴登堡计划在此体现了德国军人的战略短示和不考虑别的因素带来的后果。这个计划最后彻底负面影响了德国社会,士气。这个落后是各方面的,比如德国的宣传最后也没协约国那么鼓舞人心

4。1917年重开无限制潜艇战。作死中的作死。之前宰相霍尔维格一直在反对这件事(就他还明白外交的重要性,他很清楚这样会迫使美国对德国宣战)结果他被逼下台以后疯子们决定在6个月内解决英国,再用六个月赢得战争,赶在美国大兵登陆欧洲之前结束这一切。结果计划落空了...

5。1918年3月-7月,德国把手里最后的好牌都打出去了。BL条约鲸吞了俄罗斯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太贪婪(这里边包括了5500万人口,90%的煤炭开采,73%的铁矿石,54%的工业)这个时候德国已经不可能取得全面胜利,理性的话应该是尽可能的得一些好处然后寄希望于威尔逊来调节,体面地结束战争。其实威尔逊也很反感协约国,但是BL条约让他对德国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6。德国根据BL条约在波罗的海和波兰建立了傀儡国,由德国皇室和一些大资本家管理。德国军民突然发现他们80万人饿死,300多万军人死伤原来只是满足了大资本家和普鲁士贵族的利益。顿时军心涣散。之前德国社会主义党一直以为这场战争是保卫祖国,防伪俄罗斯的,结果谎言被戳穿。

7。BL条约导致了东欧的这片土地上动乱和反叛此起彼伏,德国不得不部署100多万人看守这片土地,这导致西线的攻势上少了人手。而且由于德国的傀儡政府不得当地民心,德国没能获得乌克兰粮仓。对于已经物资短缺的德国来说这无疑于雪上加霜。

8。眼看着美国大兵要来了,德国应该采取战略防守,但是德国的高层却决定在美国登陆之前打败法国。结果整个夏天德国损失百万部队,彻底流干了血。

9。其实凡尔登也是一个战略失误,原本打算在这里绞杀法国军队,结果最后死亡率接近1:1。对于人手不足的德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10。鲸吞了这一百多万领土后,德国高层彻底陷入了一种狂妄的状态。没有人愿意/意识到/敢于承认现在德国已经无法取得全面胜利,需要体面地议和结束战争了。军方直到9月28日才公开承认说我们已经无法取得全面胜利。这个时候他们暗地里已经在联系威尔逊商量近乎无条件投降的条款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