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海清,很容易就联想到她曾经扮演过的那些婆婆妈妈的家庭剧。
演技上虽然可圈可点,但太多了,就不免给人单调之感。
这次三大卫视同时开播的《啊!摇篮》,却一反之前的“套路”
一提到海清,很容易就联想到她曾经扮演过的那些婆婆妈妈的家庭剧。
演技上虽然可圈可点,但太多了,就不免给人单调之感。
这次三大卫视同时开播的《啊!摇篮》,却一反之前的“套路”,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部剧,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讲述1940年,进步青年丑子冈(海清 饰)受中央任命,成立延安保育院,并且在战乱中,将毛泽东、刘伯承和其他抗战将士的子女顺利带到北京的故事。
这种“红色主题”的剧,按“常理”来说,很不容易吸引公众极大的注意。
但这次却是一个“例外”。
因为什么呢?
首先是它的题材非常特殊。
从红二代的角度去表现抗战,抒写一群人不一样的抗战参与,是抗战剧中前所未有的。
这可以说是抗战剧的一个极大的突破。
其二,正是由于该剧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这部剧与以往的抗战剧完全不同的看点。
《啊!摇篮》,总体上看,类似于正剧,却又没有正剧那么严肃。
“婆婆妈妈”的海清,摇身一变成了剧中的“孩子王”。
造型上的颠覆性,吸引了不少原本对正剧没什么兴趣的庞大群体的关注。
仅仅两集,便好评如潮。
观众的“读剧”意识,惊诧而兴奋。
这至少有一半应该归功于海清“自毁形象”似的表演。
一个演员,敢于跳出固有的套路,让自己跟“过去”拜拜,以不一样的形象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是需要胆识的。
之前有《秋菊打官司》中的巩俐。现在有《啊!摇篮》中的海清。
《秋菊打官司》至今仍不失为一部经典。《啊!摇篮》相信也会继续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