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孩子不认生,大多数家长是会沾沾自喜,很庆幸楼主会觉得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谁有吃就跟谁走,怎么办?
我家有一对2岁多的双胞胎男孩,刚走过最认生的阶段,想从孩子的认生阶段,不
如果家里孩子不认生,大多数家长是会沾沾自喜,很庆幸楼主会觉得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谁有吃就跟谁走,怎么办?
我家有一对2岁多的双胞胎男孩,刚走过最认生的阶段,想从孩子的认生阶段,不认生的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生的宝宝如何解决三方面,一起聊聊孩子不认生,是好还是不好。
01: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认生了,会持续多久?
孩子3个月时可以很平静地和陌生人接触,当8-12个月开始,陌生人接近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也就是开始认生了。
接触生人时会紧张是孩子情感发育的第一个里程碑。【1】
孩子会变得特别黏人,依赖平时主要照顾者,黏妈妈,这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通常在10个月~1岁半时达到顶峰,然后在1岁半~2岁逐渐消失。【1】
到了1岁半,孩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不熟悉的人,他会排斥。和不很熟的人交流,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一般不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2】
02:不认生的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果孩子到3岁,还从来不认生,就要留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了:
第一,没有亲子依恋关系,孩子不认生。
孩子谁都可以抱,有吃的就跟着走,这是孩子出现了“依恋障碍”。如果基本固定抚养人,孩子与抚养人形成了正常的依恋关系,2岁之前,是会有一段时间怕生、排斥外人、生人的。而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容易依恋妈妈。
我表姐2个月因为身体原因断奶了,后来一直是她母亲用奶瓶泡奶粉喂养孩子,孩子读书需要父母辅导作业之前,一直只黏外婆。
这都是正常的依恋关系。而孤儿院等地方长大的孩子,主要抚养人总是变化,很多都不知道认生。
其实认生是动物趋利避害躲避危险的本能,如果没有,真的是可怕的。
就如恒河猴幼崽的实验中,恒河猴在杯子奶头喂食的妈妈那取得食物后,还是会依偎在毛巾布和塑料泡沫盖着的“妈妈”怀中依偎着。
第二,孩子认生期短。
有些孩子性格温和,认生期短、认生也不厉害,可能仅仅看一看再过去,家长可能还没发现,孩子就已经走过认生期了。
第三,大脑发育可能有问题,孩子不认生。
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也最需要及早注意的一点。
自闭症患儿: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爱好、刻板与重复的行为等等。自闭症根据社会交往的类型,又分为冷漠型、主动但怪异型、被动型。其中被动型能够接受社交性的亲近,并不会躲开他人的主动亲近,和不认生、还会跟人走的孩子表现上是一样的。【3】
智力低下的儿童:孩子脑部发育迟缓,智力低于同龄儿童,观察力、记忆力、认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都发展不足,无法分辨妈妈(抚养人)与陌生人的区别。所以这样的孩子可能只有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生理需求,能够吃饱肚子,给吃的孩子就跟着走。
孩子如果一直随意跟陌生人走,和妈妈分开从没表现过不安,建议带孩子去医院做下检查,确实不太符合成长发育的科学性和人应该躲避危险的本能。
03:认生的孩子如何解决
了解到孩子认生不是坏事,还是得搞定“害羞”黏妈妈的宝宝。
第一,多带孩子外出走走。
只有在妈妈的陪伴下多接触陌生人,才知道妈妈在是安全的,不是所有陌生的面孔都是可怕的,都是“坏人”。孩子也能慢慢学会社交,多和同龄孩子玩耍。
第二,多抱抱孩子,给够爱。
孩子怕生不一定是缺爱,但特别怕生的孩子更要给够爱。每个孩子脾气秉性会有差异,敏感慢热胆小的孩子,需要家长更耐心的引导和陪伴。“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第三,多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
这是最有效最有趣最直接让孩子明白“妈妈会再次出现”的方法。孩子怕生,一是对陌生面孔的恐惧,二也是更深层的恐惧:害怕妈妈离开TA。此刻,如果通过捉迷藏、躲猫猫的游戏,孩子会更容易接受这种短暂的分离,也就是父母托付的亲友短暂照顾孩子,孩子不会那么抗拒,因为TA知道了:妈妈还会回来的。
结语
孩子如果怕生,不过是在经历生命的一个阶段,无需紧张,耐心陪伴、引导就好。
孩子如果不认生,可能孩子活泼外向,已经还没被发现就走过了“认生期”,也有可能要考虑疾病的风险,或者亲子依恋不够的因素。
不管怎样,孩子随意跟人走,谁都可以抱都是很危险的,需要家长时刻看牢看紧。
参考文献: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美国)斯蒂文.谢尔弗(主编)
【2】《你的N岁孩子套装》,(美国)路易斯.埃姆斯,(美国)弗兰西斯.伊尔克,(美国)卡罗尔.哈柏,格赛尔人类发展研究所(著)
【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罗学荣 、欧建军 医师 审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已签约“维权骑士”、“百度授权”,侵权必究。
欢迎关注【右右细毛和爸妈】:
2岁双胞胎男孩家庭,爸妈说故事,轻松趣味育儿,家庭共同成长。
爸爸IT男,项目管理师,善于筛选育儿知识,去伪存真;妈妈人力资源管理师,曾经职场,如今全职,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