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孩子不认生,大多数家长是会沾沾自喜,很庆幸楼主会觉得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谁有吃就跟谁走,怎么办?
我家有一对2岁多的双胞胎男孩,刚走过最认生的阶段,想从孩子的认生阶段,不
发育正常的婴儿到了一定的月龄,是应该出现认生的现象。如果没有按时出现认生的现象,应从情感发育的方面加以考虑和分析。
婴儿情感发育的时期及表现:
婴儿多从生后6-7个月开始,对妈妈或熟悉的人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同时出现对陌生人的排斥反应,即“认生”的表现。
到8-9个月时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还会出现分离焦虑和反抗情绪。婴儿由于对母亲产生了信赖和安全感,才会有在情感上的依恋。因此:宝宝的认生是婴幼儿情感发育上社会化的重要一个的标志。 “认生”与“不认生”不能一概而论的评价好与坏。而需从“依恋感情“角度来分析判断。
婴儿依恋情感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 安全依恋型:宝宝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静地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敏感。不会总是依偎在母亲身边,可以自行玩耍。当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与苦恼。而当母亲出现时,会表现出兴奋,在经过抚慰后,能很快地平静下来继续游戏。
2. 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情感上,没有对母亲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情感上没有形成依恋关系,对母亲的在与不在都表现出无所谓。当母亲离开时,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往往也不理会母亲是否归来。在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接受母亲的安慰时反应都相同,
3. 反抗型依恋:在母亲离开时,会大喊大叫地反抗。但与母亲在一起时,却并没有安全的感觉。看到母亲时想去亲近,却又拒绝拥抱。刚被抱起又要挣扎着下来,甚至还会发怒。要他重新回去游戏时,又会不时地朝着母亲看。
4.依恋紊乱型: 行为显得混乱和具有自我破坏性,出现先接近父母然后又离开,反复无常的行为表现。
家长可自查一下,对婴幼儿的态度及呵护程度,是否与其建立了正常的信赖关系。如提问到的【宝宝现在1岁8个月,一点都不认生】可以考虑为上述第二类的【回避型依恋】。这些都影响婴儿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是决定孩子是否会出现“认生”表现的关键所在。如果做得好会发展成安全依恋型;反之,会转化成回避型或反抗型,甚至是紊乱型。
结论:
如果一个孩子在9个月至2岁期间,对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在情感上都没有区别,没有出现依恋表现,即不“认生”。考虑是否存在有发育迟缓需进行检测,或是在家庭的养育态度上出现了问题所致。